•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每年的6月~7月,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被譽為“沙漠人參”的肉蓯蓉迎來新一輪果期。馬忠強期盼著獲得比上一年更好的收成。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內蒙古:沙子現在變得值錢了

    ??诰W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8-07 15:54

      每年的6月~7月,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被譽為“沙漠人參”的肉蓯蓉迎來新一輪果期。馬忠強期盼著獲得比上一年更好的收成。

      馬忠強是阿拉善左旗巴彥諾日公蘇木蘇海圖嘎查的牧民。他生活的這片土地,是被沙漠、戈壁、荒漠化草原均分成三份的生態脆弱區。

      十多年前,他家1.6萬畝草場退化,導致牧養的幾百頭羊和駱駝的牧草嚴重不足,“每年賣羊的收入都買玉米喂了羊,靠放牧過不了日子”。和許多牧民一樣,他最終不得不去外地謀生。

      再次回鄉后,他發現,一座集沙生植物引種馴化、科學研究、試驗示范、技術推廣、科普教育和旅游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阿拉善沙生植物園應運而生。

      這個園區以阿拉善當地特色沙草植物為主,同時選育了120多種具有藥用、食用、飼用、觀賞等價值,并且適合當地推廣的植物。園區除了對梭梭、拐棗等固沙植物進行引種馴化,還建立了阿拉善肉蓯蓉高產穩產技術及種源基地示范區,在因地制宜提高種養技術的同時,帶動牧戶致富。

      在阿拉善林業部門和科技企業的幫助下,馬忠強等117戶牧戶加入了阿拉善蓯蓉集團黨委牽頭成立的沙產業合作社,種植的梭梭林面積累計超過100萬畝。牧民們在梭梭生長的第3年,開始人工嫁接有極高藥用價值和市場價值的名貴瀕危物種肉蓯蓉。

      借助“龍頭企業+種植基地+科技孵化+農牧業戶”的發展模式,阿拉善的荒漠上,種下了一批又一批防風固沙的優質種苗,沙草產業進入良性發展,牧民的生活也翻開了新的篇章。如今,大家一年的收入最高可達20萬,相當于過去的4倍。

      在300公里外,位于鄂爾多斯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牧民新村的居民們也同樣吃上了“生態飯”。

      鄂爾多斯地處干旱與半干旱過渡地帶,庫布齊、毛烏素兩大沙漠南北呼應。杭錦旗是被庫布齊沙漠橫跨全境的自治區級貧困縣,約有74萬人生活困苦,當地貧困人口年均收入曾不到400元。

      青年牧民孟克達來小時候最喜歡爬上高高的沙丘眺望沙海,想象著沙漠外的路。家中30多頭駱駝,成了他引以為豪的交通工具,直到沙漠中,出現了那條“生命線”。

      2000年前后,在杭錦旗政府和億利資源集團的多方籌措下,一條65公里長的庫布齊穿沙公路建成,人們沿路修建綠化帶、進行沙區禁牧、生態移民與修復、發展沙漠產業。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說,他要用這條“剖開沙漠的生命線”,開啟“生態與生意,扶貧與發展”互促共贏的新路。

      今年,是孟克達來告別畜牧、遠離沙漠惡劣生態環境的第11個年頭。相對于傳統畜牧,他們還有更重要的生計。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牧民生產生活水平,2006年,在當地政府和億利資源集團的共同建設下,占地面積500畝,配備有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的牧民新村拔地而起。36戶曾分散在生態環境脆弱、生產資料匱乏、生活條件惡劣的庫布齊沙漠腹地道圖嘎查中的156名牧民“生態移民”,聚居于此。

      通過培訓,他們學會了轉租沙漠荒地、入股企業。他們一邊參與沙漠生態太陽能光伏光熱治沙發電項目建設,一邊在光伏區周邊寬500米的防風阻沙林帶中參與沙漠經濟作物種植、光伏板清潔等工作。

      搬入牧民新村后,杭錦旗吉日格朗圖鎮葛根召嘎查的蒙古族老黨支書道格陶的身份也越來越多了:把閑置沙地轉租給企業,參與沙漠治理,既是股東、又是生態工人;在企業贈建的大棚中種菜,在棚圈中飼養牲畜,他既是菜農、又是養殖者;有時候,他還會去七星湖旅游景區為游客牽馬、拉駱駝,成為景區臨時工。

      “我的每一筆收入,都是綠色純天然的?!痹趨⑴c圍繞荒漠發展的多種產業中,道格陶覺得自己已然化身成生態建設者。在新村里,像他這樣“身兼數職”的牧民還有很多。

      十年來,牧民新村從戶均收入不足1萬元,成長為戶均收入12萬元的小康村,1303戶農牧民發展起家庭旅館、餐飲、民族手工業、沙漠越野等服務業。這片曾經的沙海上,更跑起了一輛輛小汽車。依靠“大漠人家”餐飲的牧家樂和參與企業的治沙工程,孟克達來一家去年的收入就翻了20多倍。

      不僅如此,近年來,鄂爾多斯還通過工程建設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喬灌草結合、封飛造并行,不斷加大沙化土地治理力度,同時,按照“政府引導,國家和地方重點工程帶動,全社會參與”的機制,鼓勵、引導企業、農牧民通過承包、入股、租賃以及投工投勞等方式參與防沙治沙,全市5000畝規模以上的造林大戶達200多戶,參與治沙造林的企業達20多家。

      來自鄂爾多斯市林業部門的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積年均減少58萬畝,植被覆蓋度從1988年的5%上升到2016年的53%,這個過去沙塵暴一年能光顧50多次的地方在去年僅來襲一次,生態環境也明顯轉好。

      “沙子現在變得值錢了,不像以前,沙漠誰都不管?!泵峡诉_來感慨道。政府牽頭蓋新村,企業帶領搞旅游,在他的眼中,那個曾“讓牧民想盡一切辦法出去打工”的土地,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游玩。而這里的牧民,正走上一條治沙淘金的生態小康路。

    ?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 內蒙古篇】草原興起牛產業 黃牛變成“軟黃金”
    內蒙古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美好夢想,奔馳在遼闊草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內蒙古發展紀實
    【風從草原來·內蒙古】“握指成拳”生態保護 為草原生態建起安全屏障

    ?

    相關鏈接:
    【風從草原來·內蒙古】“握指成拳”生態保護 為草原生態建起安全屏障
    美好夢想,奔馳在遼闊草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內蒙古發展紀實
    內蒙古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治國理政新實踐 內蒙古篇】草原興起牛產業 黃牛變成“軟黃金”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