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欲打造輪滑產業標桿城市
平萍 周陽
在外灘步行街上演國際自由式輪滑公開賽,攜手福建省武夷山市舉辦國際輪滑節,借助城市業余聯賽促進輪滑在群眾中普及……如今輪滑運動在上海掀起又一股“高潮”。近日記者采訪了專業輪滑賽事運營企業——圣巴(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顧衛峰,他講述了上海目前輪滑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以及未來方向。
經典品牌賽事成助推“引擎”
近年來,上海著力重點打造“一區一品”經典賽事,黃浦區從創立輪滑比賽至今已有37年歷史,“經典黃浦、時尚輪滑”順理成章成為該區的主打品牌。2004年以三顆星最高級別的國際自由式輪滑公開賽首次落滬,則助推上海輪滑運動進入萌芽期。
探討上海輪滑發展優勢,顧衛峰認為,“發展歷史悠久;擁有花樣輪滑、自由式輪滑、滑板三支國家集訓隊;在速度輪滑等分支項目上設置齊全,推廣更加均衡;賽事與南京東路等標志性景觀結合。”
良好的影響力與知名度,也為上海輪滑“走出去”帶來了機遇。今年8月上海市黃浦區體育局與武夷山市文體新局交換了輪滑發展戰略合作牌匾,圣巴(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運營11月份舉行的2017武夷山國際輪滑節暨第五屆武夷山國際公路輪滑馬拉松公開賽,加強兩地輪滑運動的互動。
穩固根基是產業發展前提
政府主導且穩定投入,加上全民健身需求,上海輪滑產業已初具規模,顧衛峰分析?“輪滑主力人群是青少年,全上海3-10歲青少年兒童的覆蓋率超過90%,他們背后支撐的是整個家庭。”
今年結合城市業余聯賽和國內外賽事,輪滑運動在上海形成了立體化的賽事體系。超過百場基層賽事組成甲乙丙三級聯賽,深入到各個區縣,形成人人參賽格局。“輪滑比賽平均一個孩子有兩個家長陪伴,超高的覆蓋率令輪滑的商業價值顯著提升,產業潛力值巨大。”顧衛峰說。
輪滑產業要在市場上加快發展,根基穩固才能受到關注。上海輪滑協會做了大量調研,推出了在課程、教練資質及安全標準等達標的指定培訓機構。如今,上海大小俱樂部有100多家,培訓點加起來近千個。
隨著培訓市場相對規范,家長對深度培訓興趣隨之增加。“休閑普及裝備一套價格在五百元左右,原來家長為孩子花費1、2千元學會即可。現在俱樂部環境不錯,又有世界冠軍巡回表演,愿意給孩子繼續參與。而從休閑滑向花樣滑、速度滑等技術性轉型,不僅裝備提升到三千至一萬元不等,培訓費用也會相應增加,產業規模很龐大。”
輪滑為主綜合培訓是方向
輪滑產業1.0時代主要是培訓市場、裝備銷售、賽事活動三塊,目前上海輪滑產業大部分比重在培訓。只有培訓、裝備、賽事、協會做到“四位一體”,才能推動輪滑產業發展道路。
在“北京冬奧會?”、“輪轉冰”等大背景下,2017年是輪滑運動發展的最好時機,作為中國輪滑發展的試驗田,上海正聚集資源優勢,努力打造中國輪滑產業發展的標桿城市。
未來要利用輪滑引流,建立以輪滑為主的一站式綜合性青少年培訓體來拓寬市場;推動俱樂部從休閑到專業培訓的深度轉化,完成更高產值要求,促進裝備消費水平;協會方面將提升輪滑形象與附加值,從而使培訓、裝備、賽事“三駕馬車”齊頭并進,將上海輪滑產業發展提升到更高水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