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到共享雨傘……在分享經濟時代,創新層出不窮,我們的生活正逐漸被分享經濟改變。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 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在飛速發展的數字背后,過度投放、惡性競爭、押金維權等問題也在分享經濟領域頻繁出現,為分享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分享經濟:創新與治理”分論壇上,來自各個領域的分享經濟專家大咖觀點交鋒,不僅大談分享經濟的未來趨勢,更聚焦于創新治理。
程維:中國將引領分享經濟的治理
“分享經濟面臨三大挑戰,分別是激烈競爭與過度投入、政策與社會治理跟進、信用體系。” 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程維表示。
程維表示,我們也看到了今天分享經濟遇到的很多挑戰。首先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之中非常激烈的競爭、過度的投入。其次是政策研究、經濟研究以及社會治理體系的跟進。
“過去5年的時間,中國分享經濟的發展在很多領域都是引領全球的,我們也相信未來中國一定會在全球引領的分享經濟以及新的政策和治理的理論研究與體系能夠跟上,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新的模式的產生。”程維說。
姚勁波:呼吁企業之間共享信用體系
五八集團首席執行官姚勁波認為,對于分享經濟勞動者就業形式的法律定義問題,比如家政阿姨的納稅怎么處理?怎么更好融入所服務的城市?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姚勁波表示,當前多個分享經濟的從業企業都在建設信用體系,包括滴滴、摩拜等等,而五八集團的多個平臺也在建設自己的信用體系,希望企業間可以分享“黑名單”信息,不僅有益于分享經濟生態圈的良性發展,本身也是分享經濟的價值體現。
周源:知識分享需要構建良性機制
知乎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周源表示,2017 年其實是知識分享成為真正的市場的一年,需要建立創新高效的機制去保障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周源列舉出當前知識分享目前最突出的兩個問題:知識的非標品屬性和版權問題。?建立內容準入機制、知識商品評價體系、售后保障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針對版權,如果內容生產者的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則肯定會影響到生產端的動力,不利于供給側的穩定。
周源表示,構建一套良性的機制,優化現有產品形態,豐富知識分享場景,滿足用戶不同的知識獲取和分享需求,讓知識得以更好地流通,光靠單個的企業或者機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機制創新、市場創新和政策鼓勵相結合,還有賴于法律的保障和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
王曉峰:技術進步、社會心態變化讓分享經濟更好地全球化
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曉峰指出,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心態的變化有益于分享經濟走向全球化。
“如果沒有物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我們很難有能力去管理數以百計的共享單車。另外,過去大家非常執著地想要去占有一樣東西,現在更多年輕人只要有使用權就行。”王曉峰說,“這兩個外部條件的變化其實催生了很多共享經濟的發展。使得共享經濟在很多領域內有機會在全球范圍內去發揮作用。”
王曉峰還認為,分享經濟將來要參與到分享經濟全球化競爭當中,需要投入大規模的科技和數據。他預計,未來一兩年,共享交通、出行依然會是一大風口。
陳馳:分享經濟需要用信用解決問題
小豬短租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馳認為目前在分享經濟領域有一些爭議仍待討論。“分享經濟到底分享的是存量還是增量?分享經濟的目標是什么,是減少對資源的消耗還是增加對資源的消耗?”
陳馳表示,每一輪風口來的時候,總有泡沫化的趨勢,共享經濟領域出現的浪費現象,跟共享經濟的一些理念有沖突,所以引起了一些負面評價。
陳馳指出:“共享經濟是需要依靠信用來解決一些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摩擦的問題。由于過度競爭、發展的問題,一些領域的企業開始倒閉,引發了押金拖欠的問題和拖欠上下游供應商資金的問題。需要用‘信用’去解決問題的行業反而帶來了信用問題。”對此,陳馳認為企業要自律,還要引入監管機制。
對于分享經濟的全球化治理,陳馳提出要全球化信用共享,“全球信用體系互聯互通、可讀可寫”,來創造更大規模、更大效應的分享網絡。
?
?
相關鏈接:
互聯網+分享經濟為想象賦能 浙江四大優勢盤活資源
信用經濟與分享經濟有著天然的匹配性
中國分享經濟消費保障高峰論壇11月在深圳舉行
中國國際商會助力分享經濟企業 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