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11月7日電(葉秋云)7日,由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福建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零廢棄聯盟主辦的“眾心細分類,資源再循環”綠色發展論壇暨第五屆全國零廢棄論壇在福建師范大學倉山校區舉辦。
論壇吸引了全國各地垃圾分類減量實踐代表、福建省、市級有關領導等共500人參與其中,以“垃圾細分類,資源再循環”為主題,將“政學研用”有機融合,從垃圾分類相關政策解讀、城市生態建設、實踐案例分享三大方面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同濟大學教授杜歡政、零廢棄聯盟政策顧問毛達、福建師范大學聚合物資源綠色循環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陳慶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傳斌分別對垃圾分類有關政策進行深刻解讀,從宏觀政策和具體方案角度出發,落腳于對城市垃圾分類解決方案、《強制垃圾分類實施方案細則》落地情況、循環經濟發展等的分析,解讀中央及各地層面垃圾分類整體政策和落地現狀。
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闞小冬詳細介紹了福建城鄉垃圾分類“監、撿、減、建”四重奏。廈門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規劃科技科科長劉春、貴州銳意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院垃圾分類研究委員會蘭亞軍、志達環保朱星龍、上海愛芬環保各自分享了垃圾分類的實踐經驗,從政策建設、體系建設到細分類再利用角度,以了解從城市層面如何推動垃圾分類與生態建設。
論壇期間,廈門尤艾迪、中奎環保、泰瑞環保、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廈門陸海環保分享其實踐經驗,有助于大眾了解經細致分類后的物資,如廢舊電池、洗護用品包裝、食品包裝等的處理渠道,并梳理資源循環全鏈條情況、城市農業帶動廚余垃圾處理一體化的具體實施方案以及垃圾精細分類的系統管理方案。
垃圾分類案例分享中,講解各地不同場景下的垃圾分類實踐案例,如何在企業辦公室、企業園區、學校、城市社區及農村社區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黃小新表示,全國各界人士在此次綠色論壇中相互交流、分享,通過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各地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和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以更有效地促進城市生活垃圾干濕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工作。
黃小新說,垃圾分類工作的有效的開展需要政府推動、企業運行、科技支撐、全民參與,打造一個資源循環利用鏈條,共同將垃圾變資源,資源再循環,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速度。
福建師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林玉輝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夠進一步增進與在座的各位同仁、地方、企業行業的聯系,充分發揮學院在相關研究方面的人力智力資源,共同開展有關廢棄物分類與再生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實現互利雙贏。(完)
?
?
相關鏈接:
企業家談海口未來新能源汽車:串聯海南景區 推動綠色出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