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題:要有人情味,但不背人情債
新華社記者楊柳
動輒數萬的高額彩禮、綿延數里的送葬隊伍……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地區婚喪嫁娶講排場、比闊氣的現象比比皆是。原為寄托祝愿或哀思的傳統習俗演變成攀比炫富的“舞臺”,不少群眾直呼“結不起婚,死不起人”。
鑒于一些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之風愈演愈烈,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開展移風易俗行動,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
正常的禮尚往來無可厚非,畢竟人人會遇紅白喜事,家家都有人情往來,但借“人情”之名行大操大辦之事要不得。如此現象不僅挑戰公序良俗,還會增加農民負擔,導致一些農民家庭重新返回貧困;更有甚者還會引發家庭矛盾乃至刑事案件等社會問題,影響發展與穩定。
大操大辦現象屢禁不止,一方面是因為在農村人際交往中,一些人算起了人情收支的“經濟賬”,借此增加收益,于是花樣名目不斷,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另一方面則是所謂“面子”在作祟,把紅白喜事辦得隆重當作孝心、愛心等。然而,互相攀比非但“攀”不出孝心、“比”不出真情,反而加重了人情負擔。中國自古就有“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與其死后厚葬,不如生前厚養;講究婚禮風光,不如婚后同心。
大操大辦不僅鋪張浪費,而且敗壞社會風氣,必須下大力氣予以破除。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包括鄉村組織發揮引導作用,促進農民轉觀念、樹新風,倡導村民戒奢崇儉,培育文明鄉風、純樸民風,為振興鄉村提供更好的社會環境和風尚。
?
?
?
?相關鏈接:
下放“辦事權”激發基層組織活力——多地探索農村治理體系新機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