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在此訪的會談中,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共同推動雙方互利合作結出更加豐碩成果,為中盧人民、中非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時政新聞眼 | 盧旺達:情比山高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8-07-24 13:17

      離開塞內加爾,習近平主席的專機經過七個半小時飛行,來到被稱為“千丘之國”的盧旺達。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踏上這片土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的央視時政報道團隊為您多角度記錄,繼續帶來“時政新聞眼”。

      1盧旺達的“中國風”

      7月22日晚8點50分許,習主席的專機抵達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國際機場。

      △專機抵達后,盧方工作人員迅速將紅地毯延伸到飛機舷梯下方。(央視記者拍攝)

      就在抵達前一天,習主席在盧旺達惟一的日報《新時代報》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

      △賣報人正在沿街兜售當天的報紙。(央視記者麻艷鵬拍攝)

      在這篇題為《中盧友誼情比山高》的文章中,習主席為中盧友誼點贊。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中國援建的阿馬霍羅國家體育場。習主席到訪當天上午,央視記者來到這里探訪時,盧旺達全國特奧會閉幕式和頒獎活動正在舉行。

      △看臺上的運動員和觀眾。(央視記者劉愛民拍攝)

      走進盧旺達,你會發現這個國家既有著濃郁的東非特色,又經常可以看到中國元素。

      △基加利的日出。央視記者章猛拍攝于市中心一座中國人投資的酒店樓頂。

      基加利街頭最常見的是“摩的”,當地稱“波達波達”。

      △駕駛者的紅色馬甲后背標明了自己編號和來自的區域。(央視記者麻艷鵬拍攝)

      在基加利街頭,還能看到這里的一大特色——自行車“的士”。起步價約100盧郎(人民幣0.78元)。不過,這個行業正逐步被“摩的”取代。

      △載客中的“自行車的士”。(央視記者拍攝)

      這個場景很熟悉吧,這是中國產的公交車正在停靠上客。

      盧旺達曾經被評為非洲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非常干凈漂亮。這是怎么做到的呢?盧旺達全國實行禁塑令,外國游客也不許拎著塑料袋入境。

      △基加利街頭的垃圾分類箱。(央視記者麻艷鵬拍攝)

      盧旺達還有一個傳統,習主席在署名文章里也提到了——悠久的“烏姆干達”文化。“烏姆干達”在盧旺達語中意為義務勞動。每月最后一個星期六,是當地的全民義務勞動日。

      今年是中盧建交47年。習主席此次到訪盧旺達,標志著兩國元首在一年多時間成功實現互訪。“中盧友誼情比山高”,這是最恰當不過的比喻。

      △習主席到訪當天上午,基加利一些主要街道開始懸掛中國國旗。(央視記者拍攝)

      2總統府的中國貴賓

      7月23日上午,卡加梅總統在總統府前廣場為習主席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歡迎儀式現場全景。(央視記者舒貝拍攝)

    ?

      △此前一天,工作人員還在裝飾檢閱臺。(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工作人員正在整理紅地毯。(央視記者李錚拍攝)

      兩國元首在會談時一致同意共同續寫中盧友好合作關系新篇章。會談后,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盧方工作人員攜帶兩國元首剛剛見證簽署的文件離開會場。(央視記者拍攝)

      3 我們是命運共同體

      “中盧在歷史上都曾遭受深重災難,因此都倍加珍惜當前國家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的局面,都為自己取得的發展成就感到自豪。”這是習主席署名文章中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基加利市中心的米勒·科林斯飯店(央視記者拍攝)

      這家位于基加利市中心的飯店,是電影《盧旺達飯店》中的故事原型。電影講述的是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時期的真實故事,一位胡圖族飯店經理在種族仇殺中設法挽救了1200多位圖西族難民。

      △米勒·科林斯飯店

      7月23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夫婦參觀了基加利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

    ?

      △活動現場一角(央視記者拍攝)

    ?

      △基加利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超過25萬遇難者魂歸此處。(央視記者拍攝)

      △紀念館中的遇難者照片墻。(央視記者拍攝)

      4續寫友好合作關系新篇章

      7月23日下午,卡加梅總統夫婦親自到機場為習近平主席夫婦送行。卡加梅總統久久站立在貴賓室門口,目送專機滑行起飛。

    ?

      △央視記者馬亞陽拍攝

      △機場歡送儀式開始前,軍樂團成員跳過紅地毯。在盧旺達,除了元首以外,其他人不可以踩上儀式專用紅地毯。(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在此訪的會談中,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共同推動雙方互利合作結出更加豐碩成果,為中盧人民、中非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盧旺達是今年的非盟輪值主席國。習主席此訪既是面向盧旺達,也是面向非洲。他拿奔跑的雄獅比喻今天的非洲,表示愿意看到一個強大的、日益走向一體化的非洲。卡加梅表示,非洲高度重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堅定致力于深化非中友好和互利合作。

      中國國家主席的首訪,飛越了山丘,也飛越了歷史。

    ?

      △習主席專機即將起飛,下一站前往南非。(央視記者馬亞陽拍攝)

      下一站,南非。“時政新聞眼”將繼續為您帶來新的視角。

       監制/申勇 楊繼紅

      記者/龔雪輝 郁振一 沈忱 何北平

      編輯/呂小品 蔣安琪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的基加利時間:中盧共“舞”迎未來
    期盼兩國友好新時代——習近平署名文章在南非反響熱烈
    習近平抵達比勒陀利亞開始對南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抵達比勒陀利亞開始對南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

    相關鏈接:
    習近平抵達比勒陀利亞開始對南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抵達比勒陀利亞開始對南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期盼兩國友好新時代——習近平署名文章在南非反響熱烈
    習近平的基加利時間:中盧共“舞”迎未來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龔雪輝 郁振一 沈忱 何北平] [編輯:楊海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