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8月24日電(記者詹奕嘉)冒充“公檢法”人員打電話恐嚇老人“涉案需接受調查”,然后派出“協勤員”上門“協助”轉賬……一種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升級版近期來勢洶洶,廣州已有多名老人上當,損失從數萬元到數百萬元不等。
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協勤員”多數都是女大學生,而且也是受騙者。記者23日從廣州市公安局了解到,她們被詐騙者深度“洗腦”后,淪為實施詐騙的“幫兇”和“共犯”。
接完電話“協勤員”敲門 老人被騙逾200萬元
8月3日14時許,廣州越秀區居民、80歲的曲老太接到自稱“電信局工作人員”的來電,稱其家里的固定電話涉嫌被人盜用信息參與詐騙案件,并幫曲老太把電話轉到“公安局”報警。
一個自稱“昆明公安局江隊長”的男子在電話中說,曲老太銀行賬戶曾非法獲利,需將資金全部轉到“公安部”的“安全賬戶”內進行核查。隨后,一名自稱是“公安部”的男子又來電稱隨時會派人過來協助曲老太調查案情。
當天16時許,一名持“公安刑警隊協勤證”的女子上門,和曲老太一起到附近銀行網點辦理轉賬手續,并讓曲老太向銀行柜臺職員解釋她是自己的“外孫女”。不到一周時間內,這名女子兩次帶曲老太共轉賬201.8萬元。直至8月11日,曲老太的兒子發覺老人家被騙,隨后打電話報警。
“和以往騙子取得事主信任后電話遙控指揮轉賬的套路不同,這類詐騙會有‘協勤人員’前往事主住所,甚至協助事主通過網銀或陪伴事主前往銀行轉賬?!睆V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王文顯告訴記者,事主在接到恐嚇電話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下,更容易相信上門的“協勤人員”。
截至8月23日,廣州海珠、荔灣、白云、從化等區都發生了類似案件,被騙的主要是身邊無子女的獨居老人。家住海珠區、今年84歲的曹老伯18日接到一個自稱“電信部門”轉接“長沙公安”的電話,稱他涉嫌受賄26萬元,隨后被一名自稱“專案特勤”的年輕女子上門拿走了身份證、銀行卡和存折。
所幸曹老伯及時醒悟過來并立即撥打110,海珠區警方接報后啟動電信網絡詐騙攔截機制,廣州市反詐中心及銀行隨后緊急止付。
女大學生被“洗腦”后淪為詐騙“幫兇”
8月12日凌晨3時許,涉嫌詐騙曲老太的女子伍某被警方抓獲。令辦案民警感到意外的是,伍某年僅20歲,是一名在校大學生。
根據警方調查,伍某7月27日在其姑媽的店鋪接到一個電話,稱伍某資料被盜取、開通電話發送不明信息騷擾別人被舉報。對方幫伍某轉接“公安部門”報案,“警官”稱要通緝伍某,要求伍某配合“警方”調查,并以“協勤員”的身份,協助“警方”去“幫助”被騙的老人家。
對方后來通過QQ給伍某發送了一張有她照片的“協警證”,并要求她“出任務”。被“洗腦”的伍某先后奉命到三位老人的家中,或取走老人的身份證、存折、銀行卡,或與老人一起到銀行辦理手續,將老人的存款轉賬給“警官”。
“真的警察到我家來抓我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被騙了?!蔽槟吃趯徲嵵锌拗f,“自己都覺得自己很傻,什么都不知道就給人家騙了?!?/p>
據辦案民警分析,冒充“公檢法”詐騙升級版使用了“案中案、局中局、騙中騙、連環騙”的新手法,騙子會提前物色、蒙蔽伍某這種社會閱歷較淺的年輕女子,哄騙她們通過協助“公安機關辦案調查”可以“自證清白”“戴罪立功”,又通過網絡向其發送“XX市公安機關協勤證”,將其裝扮成“國家機關協勤工作人員”等形象。
“協助詐騙的‘協勤員’主要是年輕女性,其中不少還是高學歷的女大學生,卻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常識、社會生活閱歷和自我保護意識?!睆V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劉超告訴記者,騙子抓住這些年輕女性膽小怕事、又急于自證清白的心理,通過誘騙、脅迫等方式,讓其成為線下“協勤員”,協助轉移老人巨額存款。
警方提醒:發現類似情況請立即報警
目前,根據曲老太受騙的情況,警方已對涉案賬戶進行查詢和申請凍結止付。王文顯23日告訴記者,通過一級一級查詢,涉案賬戶已經查到第八級,并發現有人在重慶取款,警方已經派人員赴渝,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針對不斷變形升級的詐騙手段,公安機關正創新宣傳形式提醒民眾加強防范。廣州警方制作了揭穿“協勤員”上門、冒充“公檢法”詐騙伎倆的短視頻,并在23日通過網絡及新媒體平臺對外發布。
冒充“公檢法”詐騙升級版雖然是精心打造的“線上+線下”模式,但核心仍是需要轉賬才能騙走錢財。廣州警方向公眾呼吁,公安機關和其他政法機關都沒有所謂的“國家安全賬戶”,公檢法工作人員絕不會在電話中要求和指揮民眾轉賬到所謂“安全賬戶”“以證清白”,更不會派出所謂“協勤人員”上門轉走私人賬戶資產,民眾應堅決不予理會類似電話,如發現和遇到這類情況請立即報警。
?
?
相關鏈接:
沈陽打掉四個“套路貸”詐騙犯罪團伙 涉案超千萬元?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