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用普通話授課。
海南方言使用率減少 或因時代變化所趨
對于海南方言的使用是否在走“下坡路”,海口市民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第一種聲音較為樂觀,有市民認為從日常現象中沒有感受到海南方言使用率減少的危機。“海南人的標配就是海南話,海南人不講海南話講什么話?”張先生說。對于市民為什么不認為海南方言走“下坡路”的情況,馮法強解釋說:“假如使用海南話的人口有六百多萬,其中有一百萬人不用海南話,那么僅占據總數的六分之一,比例總體來說是少的,所以市民感覺不到海南方言的使用率下降”。第二種聲音認為方言使用率減少、影響力減弱。黎先生認為不僅是海南瓊劇、歌謠等在日漸衰落,海南各地方言如果不被好好傳承與發揚,也有可能會面臨消失。
做生意要招攬客人,招攬客人要講普通話。老家在文昌的海口市民黃先生說:“文昌遍地都講海南話,在海口很少人講方言,你用海南話講,別人聽不懂。身邊的朋友都講海南話,但有很多深奧的東西用海南話講不出來,不會講。”
環境變化所趨,沒有講方言的成長環境。楊小姐認為家庭環境的變化導致目前的小孩失去了講方言的成長環境。楊小姐家二表姐的丈夫是外省人,一家人定居在海口,二表姐的丈夫和婆婆都是海南話的“門外漢”,家里只用普通話交流,所以外甥女只會講普通話不會講海南話。
黎先生家5歲的侄子和16歲的表弟不會海南話,究其原由,黎先生說:“家里人都和小孩講普通話,他們從小上學都用普通話交流,而且成長在城市,很少和生活在村里且只會講海南方言的爺爺奶奶接觸。”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情況就是,背井離鄉、外出求學,缺少講方言的環境。“在外面太久了,海南話的聽力倒是還可以,口語已經掛了。”蘇先生說;同事之間是海南人,出于習慣,溝通會采用普通話;不講海南話是因為發音標準問題,不僅如此,還因所知的口語詞匯太少,很多詞匯需要普通話才能說清楚。
馮法強認為海南方言使用率減弱總體主要表現在詞匯總量的減少、影響力的減弱、使用人數的減少。
方言詞匯的使用范圍減少。原來有一些與農業生產、社會生活聯系密切的詞匯,由于新一代年輕人不再從事這方面的活動,所以這些與農業生產相關的事物名稱,年輕人根本不知道怎么說。從這點上看可以認為方言使用的熟練程度、使用的能力在下降。
影響力的減弱。退回30年前,海南話的地位在海南就是一個類似普通話的地位。不同方言的人進行溝通時都選擇使用海南話進行交流,甚至不同民族之間的也使用海南話交流。很多人同時兼具2種語言(本族語言和海南話)的能力。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普通話已經取代了原來海南話的地位。從工具性上來看,海南話的使用也是在減弱。從人數上來看,使用海南方言的人數較之以往也隨之減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