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應飛永對父親的一些做法并不理解,也有過抱怨。
二十世紀80年代初,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應飛永結婚后,頭兩胎都是女兒。那時,農村講求傳宗接代,所以一直想再生一個兒子。但是,父親沒有同意,他還帶頭響應國家政策,硬是拉著應飛永去醫院做了結扎手術。
“我那么多戰友,有的老婆都沒娶就犧牲了,你有2個女兒了,知足了。”父親對他說。
對父親想法,應飛永開始并不理解,但是慢慢懂了。
聽黨話,跟黨走,服務人民,這是老黨員應隆滾的人生信條。
大約10年前,應飛永在寧海三林模架公司打工,父親和妻子留守在家。因為沒有勞力,家里6畝田只能荒著。
得知國家提倡不荒田,父親雖然已經80多歲,仍然自己下地干活,把田犁好后,再趕到縣城讓應飛永請假回家把田種好。
“我要在廠里打工啊,沒時間回去。”應飛永開始沒答應。
但是,最終拗不過“倔強”的父親,請了好幾天假,叫上多位親戚幫忙,把秧苗插好才回廠上班。
(老支書應可堯)
“他是個很負責,對黨很忠誠的人,做事很公道。”80多歲的老支書應可堯評價應隆滾。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應可堯在村里當了近20年村支書,和應隆滾共事多年。他告訴記者,那時候,村里修水庫,造橋、辦林場,應隆滾總是沖在最前面。
“任務交給他,他總是愉快地完成,讓人很放心。”應可堯說,“人很低調,他不需要別人說他好,自己能做好就好。”
由于年事已高,記憶力下降、耳背等原因,應隆滾老人對自己的往事漸漸模糊。各位網友,如果您知悉相關情況或線索,請告訴我們,大家一起幫老英雄尋回遺失的記憶。
?
?
?
相關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