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海口鮮明的城市氣質。近年來,海口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自主創新步履鏗鏘。截至去年底,海口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約占全省65%;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占全省75%和56%;獲批省級院士創新平臺94家、占全省71%,省級科研平臺超100家,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發動機”作用進一步凸顯。
鳥瞰海口國家高新區藥谷工業園,科技企業聚集。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康登淋 攝
建高能級平臺
攻克核心技術難題
3月6日下午,位于海口國家高新區獅子嶺工業園的海南賽諾實業有限公司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對不同材料和工藝生產的香煙薄膜的厚度、光澤度、熱封強度、摩擦系數等指標進行檢測,努力從中找到最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據介紹,賽諾實業實驗室通過與四川大學、海南大學等高校合作,實現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成功攻克,先后研發出香煙保潤包裝、結構色防偽接裝紙、耐磨煙膜和煙用生物降解BOPLA薄膜等新產品,填補國內煙用降解包裝薄膜空白,成長為國內排名前三的香煙薄膜生產企業。
如今在海口,許多企業與賽諾實業一樣,通過自身實驗室的持續努力及與相關方面合作,成功攻克核心技術難題,成長為省內乃至全國性行業翹楚,遍布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等領域。這背后,離不開海口相關職能部門對高能級創新平臺的著力打造。
針對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研發人才相對欠缺等情況,市科工信局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制定著力打造高能級創新型平臺發展策略。通過整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優質創新資源,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技術創新合力,幫助企業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推動企業發展壯大。
位于海口綜保區的金盤科技數字化工廠內,工作人員調試設備。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孫士杰 攝
市科工信局提供的數據表明,截至目前,全市擁有科技創新平臺225家,其中國家級平臺7家、部校聯建平臺11家、省級平臺134家。此外,海口著力打造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海口國家高新區建設的海南鑫開源、海醫安評中心、海南大學新藥篩選等平臺,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
市科工信局創新發展與農村科技科科長周建林表示,“這些創新平臺,尤其高能級創新平臺的建成投用,帶動了海口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推動了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促成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轉移轉化,是海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的重要載體。”
壯大創新主體
形成產業集群優勢
3月9日,位于海口綜保區的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上市兩周年主題活動,董事長李志遠介紹,金盤科技已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不僅在全國各地建立起多家數字化工廠,實現低碳高效生產,成長為業內領先的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金盤科技的成長,是海口眾多創新主體快速發展的縮影之一。在市科工信局及相關職能部門制定的著力培育壯大創新主體策略下,海口不僅出現一批領先的“小巨人”“專精特新”工業企業,還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領域形成產業集群優勢。
海馬工業園焊接車間火花翻飛,點焊機械臂進行組焊作業。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康登淋 攝
據了解,海口眾多產業集群中,生物醫藥集群最成氣候。截至目前,已在高新區形成專門“藥谷”區域,囊括齊魯制藥、先聲藥業、倍特藥業、葫蘆娃藥業等一大批國內領先的藥業公司。最近3年,海口國家高新區就新簽約醫藥企業62家,2023年預計投產醫藥項目11個,達產后年產值35億元。
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給相關行業帶來巨大商機。金盤科技研究總院院長耿瀟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拓展醫藥市場,“醫藥行業已經形成集群優勢,對金盤科技的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來說機會難得。我們的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本身就從傳統制造業拓展而來,有著更為深刻的行業洞察力。”
海南維力醫療公司車間,機械手臂進行搬運工作。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康登淋 攝
創新主體培育方面,海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施“招引培育”雙輪驅動。政策引導上,啟動《海口市關于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修訂,組織企業申報海南省高新技術企業相關財政補助資金,以及海口市高新技術產業扶持獎勵資金;“招引培育”上,通過完善招引梯次培育機制,鼓勵推動科技企業入庫培育和認定,及時組織它們向省科技廳申報種子企業、瞪羚企業、領軍企業。
周建林表示,海口將按照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層次及發展目標,從創新能力、研發水平、發展狀況等方面,分層次擇優培育一批標桿企業,以種子企業、瞪羚企業、領軍企業為引領,培育形成海口高新技術企業的“精英梯隊”。
創新管理服務
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
“入駐海口后,一開始對市場并不熟悉,面臨一些困難。好在海口國家高新區配備了‘企業秘書’,相關部門與我們建立了一對一定向聯系機制。得知產能不滿足發展需求,相關部門協調落實位于藥谷工業園的用地需求,完成對海南三風友制藥有限公司的整體收購。”說起海口相關職能部門的幫助,海南倍特藥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數家珍。
海口金域醫學檢驗中心實驗人員進行樣本切片檢測。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孫士杰 攝
對海口職能部門幫助印象深刻的,還有金盤科技總裁助理姜麗娜,“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部門在工業發展資金、科技計劃項目、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等政策扶持方面,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復工復產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困難。”
近年來,海口對企業進行細心指導,積極組織項目申報,兌現各項資金超12億元,惠及近千家經營主體。服務企業過程中,推出“企業秘書”“揭榜掛帥”等服務模式,第一時間為企業排憂解難,幫企業獲得創新需要的資金和智力支持。
圖片
“許多人覺得我們是管理部門,但我們一直將‘服務’二字牢記于心,把自己當作企業的‘服務員’,用心用情用力服務企業,讓他們能一門心思搞科研、謀發展,一起合力打贏海口科技創新翻身仗。”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市科工信局將努力構建集成高效的創新服務體系,打造以產業為龍頭、園區為平臺、企業為主體、高校院所為支撐的科技創新創業聯盟,通過在創新平臺、創新主體、創新改革等方向持續發力,推動海口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先進行列。以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方向,延鏈補鏈強鏈,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推動海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