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普惠助大型活動碳中和 第三屆消博會成“零碳會議”
碳普惠不僅能讓社會公眾獲取碳收益,也能幫助大型活動和小微企業通過碳匯量抵消的方式達到碳中和。今年4月10日至15日在海口舉辦的第三屆消博會,是海南推廣碳普惠以來大型活動實現碳中和的典型案例。
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時尚精品展區融入了環保理念,綠色植物隨處可見。記者石中華 攝
市民騎共享單車低碳出行,到海口萬綠園休閑。 記者 康登淋 攝
全方位綠電覆蓋、無紙化展會服務、可循環搭建材料、綠色產品項目征集、可持續消費高峰論壇……第三屆消博會期間,記者在消博會展館現場看到,綠色理念、綠色產品無處不在,低碳綠色成為第三屆消博會的特色名片。
大型活動碳中和是指通過購買碳 配額、碳信用的方式,或通過新建林業項目產生碳匯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海南碳普惠應用的“零碳會議”場景中,展示了第三屆消博會實施碳中和的各環節。第三屆消博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226噸,其中綠色電力減排量為1030噸,實際排放196噸,由藍色碳匯進行抵消。
據了解,第三屆消博會綠色電力來源于中廣核新能源項目,首次實現所有場館100%使用綠色電力;藍色碳匯來源于萬寧小海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項目,該項目按照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編制的全省首個碳普惠方法學——《海南紅樹林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進行開發,是全省首個通過備案的碳普惠項目。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與科技財務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形成的碳普惠減排量可用于大型活動碳中和等自愿減排交易,豐富了生態資產價值轉化路徑。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我省將進一步倡導通過碳普惠交易實現大型活動碳中和,以商業激勵和碳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方式,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新時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