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武漢市許多小學六年級學生來說,2013年的3月至4月將是壓力巨大的“考證月”,全市至少有5場小學奧數開賽,幾乎排滿了每個周末。雖然,2014年高考取消了奧賽獲獎生的保送資格,但在武漢市,受“小升初”擇校這個應試“潛規則”的影響,小學奧賽市場熱度不減。
“瘋狂”家長 場場奧賽給伢報名
昨日,記者在漢口萬松園路某培優機構看到,2013年小學數學奧賽報名時間表吸引了不少家長,報名從10月份開始,一直延續到12月份。時間表顯示,明年3月10日(周日)是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國區)選拔賽湖北分賽區晉級賽;3月17日是五、六年級的創新杯數學競賽,3月23日三、四年級的創新杯數學競賽;3月24日是新希望杯數學競賽;4月14日是惟樂杯數學競賽。
柳媽媽是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家長,她告訴記者,“為了多拿獎證,已公布報名時間的5場賽事我都給孩子報了名,有的賽事分初賽和復賽。”聽說“小升初”看重奧賽獎證,柳媽媽讓孩子“三年級開始學奧數,四年級打基礎,五年級沖刺,六年級準備收獲獎證。”3年下來,僅培訓費就花了2萬多元,這還不包括資料費、參賽費,來回接送孩子的交通費用。“為了奧賽,我們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孩子也是不堪重負,畢竟她才12歲呀!”柳媽媽也無奈。“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奧數熱還在升溫。”該培優機構人士稱,截至目前,僅萬松園路一處的培優點,報名參加奧數考試的人數就達到近5000人次,“算上其他的分部,僅我們一家培優機構,參考奧數將突破1萬人次。”
“小升初”不考試 中學擇優看奧賽
“真是苦了孩子們!我們只是打個奧數日程安排表,可孩子得一道道題做出來,一個個公式背出來呀!”昨日,育才二小家長鄭女士直指,目前,奧數實際上已走入一種怪圈。好多家長明知孩子對奧數不感興趣,也缺少那種天賦,最后還是“逼著孩子培優”。她還抱怨,培優的高壓提前“榨干”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既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又犧牲了孩子的快樂童年,今后甚至會造成“高分低能”。“現在‘小升初’沒有統一考試,競賽證書就派上了用場,這無疑變相逼著孩子們去培優。”女兒才讀三年級的沈女士說,她女兒身體不好,原本想讓她多參加體育鍛煉,畢竟身體才是最重要,之后再讓她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培優。可沒辦法,女兒班里的考證風如火如荼,還相互攀比,不得不讓她換一種活法了。
按武漢市教育局規定,初中學校招生時,嚴禁組織學科選拔測試,這樣,奧數證書就成了名校“擇優”的藍本。同時,初中學校也認為小學奧數學得好的學生,今后在理化等學科方面都不會太差,學習也有潛力,所以對奧數證書普遍接受,這成為一種招生“潛規則”。
奧賽背后 隱藏龐大“利益鏈”
“目前,武漢‘小升初’擇校氛圍濃,名初中要挑‘尖子生’,又不敢公開考試。”昨日,武漢一家奧數培優機構負責人邱鵬(化名)告訴記者,這種升學格局沒改變,家長需求就會非常強烈,“僅此一條,小學奧數熱就難言遏制”。
他告訴記者,“在這個利益鏈上,最大的受益者是招生學校,如果沒有熱點初中背后私自招生、擇生源,這個利益鏈條上寄生的培優機構、奧數班、奧數競賽根本不存在,家長也就不會擠破頭掏錢找罪受。”
“小升初”擇生時,學校為何看重奧數考試和證書?“3年后的中考成績是關鍵。”邱鵬告訴記者,通過奧數層層選拔的小學畢業生往往成為學校的“金字招牌”,“‘挑的好苗子’越多,中考時,考上一流高中的學生比例也會越高。”
邱鵬透露,對小學生參加校外培優,不少校內老師采取“睜一眼閉一只眼”,甚至“變相鼓勵”的態度。“如果小學生培優進步快,升入名校,也可算成學校榮譽,此舉對培優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業內人士稱,目前,奧數在全國已形成龐大產業,如北京奧數市場1年產值可達20億元,武漢奧數市場1年產值預計超過數億元。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10歲奧數神童寫漢字左右顛倒 被診斷患學習障礙
各地校車安全細則集體“難產” 奧數陰題引吐槽無數
奧數“陰題”被批誤人子弟? “培優班”綁架了誰
教學陰題引吐槽無數 奧數“陰題”被批誤人子弟
王旭明:北京奧數培訓死灰復燃 改名換姓繼續招生
西安:民辦學校“小升初”絕不出現奧數內容
北京“小升初”將網上錄取 禁用奧數評價學生
保送生制度存廢再引爭議 被指直接誘導“奧數熱”
“奧數課變形計”陸續上演 小升初盼更給力動作
"小升初"將網上錄取?奧數成績在升學中失效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