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四川10市州遇特大山洪泥石流 官員稱災情或加重

    ??诰W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0-08-17 07:54

      主持人(勞春燕):

      您好,歡迎收看《新聞1+1》。

      昨天8月15日,我們揮淚送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淚跡未干,我們還是要面對洪水和泥石流,面對新的地質災害。8月12日以來,四川有10個市州再次遭遇了特大山洪泥石流,大約有40萬百姓被迫轉移離開了家園。泥石流、地質災害已經成為了需要我們防上加防的天災。

      清平鄉受災村民1:

      有紅燒鴨子、有青椒肉絲,都有,有四五種菜,你喜歡吃什么他就給,一分錢都不收。

      清平鄉受災村民2:

      這幾天也涼快,休息得好,也有電風扇。

      解說:

      四川省綿竹市職業中專學校,今天這里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個臨時安置點,每一間教室都臨時安置了20多個受災群眾,他們來自同一個地方——綿竹市清平鄉。

      四天前的深夜,清平鄉,這個三年前汶川大地震時的重災區之一,突然經歷了20年來最大的一場暴雨。這場雨竟然持續了將近6個小時,伴隨著強降雨,讓人恐懼的特大泥石流突然發生了。

      記者1:

      這個是清平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條交通要道——漢青公路,在“8?13”特大泥石流中,整個道路基本上被掩埋或者沖毀。

      記者2:

      在我的旁邊這條河叫綿遠河,強大的泥石流使河水已經漫延到了那邊的民房,而這些民房是清平鄉元包村村組的房子,這些房子是地震災后重建的,剛剛蓋起的新房。這樣一些新房由于這場泥石流很多的房頂就已經被完全淹沒了,有些民房是二層樓。更重要的是我們了解到,其實在我們現在看到的兩根電線桿的地方,這里原本是有一座橋叫幸福橋,而現在整個橋身、橋體完完全全都看不到了,整個橋面已經被沖擊到底下那座橋。

      解說:

      房屋被淹,群眾被困,交通、通訊、電力全部被中斷,通過航拍畫面我們看到,昔日的青山綠水被一道道灰白色的泥石流隔斷,觸目驚心,曾經的美麗小鎮也被泥石流拉開了一道大大的山口。

      清平鄉受災村民3:

      那個房子是2層樓,下面還有一戶,都沒得了,淹沒了。

      楊叢玉(清平鄉受災村民):

      房子都完了,文家溝全部泥石流,完了。

      解說:

      全部沖毀了?

      楊叢玉:

      全部沖了,東西全部埋到里面了,跑出來的時候,衣服也沒穿,重建的新房,住都沒住幾天。

      解說:

      截至今晚7點,清平特大泥石流地質災害已造成9人遇難、5人失蹤、379戶房屋被淹沒、危房100余戶,還有500多戶住房受到地質災害嚴重威脅。

      王涵(本臺記者):

      今天已經是災后的第四天了,現在整個清平鄉仍然是一個斷電、斷水、斷通訊、斷交通,完全中斷這么一個狀態,也就是說清平鄉現在還是一座孤城。

      解說:

      在泥石流圍困下,公路一度完全中斷,清平鄉成了孤島。所有的物質運送和人員轉移只能依靠一條由直升飛機搭建起來的空中生命通道。在過去的幾天,剛剛建起來的漢旺中學操場成了臨時停機坪,每隔20余分鐘就有兩架直升機在這里起駕。

      記者2:

      我們可以看到在清平鄉被困的群眾,他們在這里有序地排起了長隊,主要是老人、婦女、兒童,還有一些傷員,他們都會從這個地方被通過直升機轉運出去。

      粟國(成都軍區陸航團團長):

      兩天以來,我們現在累計一共飛行了將近300架次,運送了80多噸物資。今天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往災區運送物資、藥品和食品這些東西。

      王涵:

      漢青公路經過三晝夜的連續搶修,就是漢旺通往清平的這條陸路通道現在已經修復了大半。現在可以說他們的救援力量加緊展開對剩余地質復雜路段一個搶通保通的攻堅戰,只有這條公路徹底搶通之后,保障水、電、通訊這樣一些大型的應急設備才能通過陸路通道運進去。

      解說:

      搶修公路、轉移傷員、衛生防疫,今天清平的救災行動正在有序進行。而與此同時也有人注意到,對于絕大多數清平鄉人來說,雖然財產損失巨大,但是最讓人感到幸運的是,就在那一場600萬立方米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突然襲來之前,清平鄉5400多名村民已經被安全轉移。


      主持人:

      清平、綿竹、映秀這幾個名字在“5?12”大地震以后就變得特別讓人牽掛,再度遭災就變得讓人特別揪心。在這里我們也要向那些受災的同胞表示慰問,向救災的人員表示敬意。

      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是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副司長陶慶法先生。陶司長,您好。先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現在那里受災的情況怎么樣?

      陶慶法(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因為現在是雨季,剛剛遭受了特大泥石流災害的襲擊,所以災情、險情都比較嚴重。災情發生之后,當地政府進行了密集的搶險救災,但是雨還在繼續下,雨季沒有結束,我們對于地質災害的防范要更加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得更扎實。

      主持人:

      雨還在繼續下,災情會不會進一步加重?

      陶慶法:

      災情會進一步加重,因為原來已經下來的泥石流要繼續往下游走。另外,還會產生新的崩塌、滑坡等等地質災害。

      主持人:

      大家也在問一個問題,為什么今年泥石流這樣的地質災害似乎比往年要多,而且災情也比往年要重?是為什么?

      陶慶法:

      主要原因,今年是局地的強降雨到處都是,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有。這種強降雨如果降落在高山峽谷地區,就引起了這種大的泥石流,還有崩塌、滑坡。這種現象在四川、甘肅都出現了,而且在陜南。所以給我們的印象是今年的地質災害特別嚴重。

      主持人:

      您剛剛提到的這些地區,大家也都在問一個問題,這些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地區,似乎都是發生汶川地震的一些受災區,是不是發生地質災害的這些區域跟地震后遺癥有直接的關系呢?

      陶慶法:

      有一定的關系,它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加重。在今年發生的,包括四川、甘肅的南部,都是在我們國家青藏高原的斜坡地帶,地域是地形變化比較大,相對高差比較大,就是高山、峽谷、陡坡。

      主持人:

      本身這樣的地理特點就容易發生泥石流和地震的關系,是不是也是因為地震把這個山體震松了?

      陶慶法:

      對?!??12”地震之后,使原來這個地區的巖石裂縫增加了,而且原來的裂縫擴大了,還會增加新的裂縫,巖石比較疏松了。

      主持人:

      地質災害頻發,到底對于這樣泥石流、地質災害能不能夠做到預測,能不能夠進行監測呢?我們也來再聽一聽專家的看法。

      字幕提示:

      8月15日《面對面》節目

      田廷山:(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副主任):

      我們政府要加強這方面的專業監測,但專業監測的時候并不是說我要派個人到高山上,3000米、5000米以外的高山上,天天在那兒監測,這是辦不到的。

      柴靜:

      為什么呢?

      田廷山:

      因為我們工作精度有限,而且我們網站觀測點有限,我們只能是區域性的預警預報。比如說我們在舟曲縣,我們只能說甘南地區發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大,只能做這個區域。

      柴靜:

      假如這些監測點能夠將來在決策中布設得更多,這個監測點多能夠帶來什么?

      田廷山:

      只能說監測點多能夠提高預警預報的精度,但也不一定能夠準確預報。德國有個實驗場,降雨實驗場,在兩平方公里范圍內,他設了將近三十幾個監測點,兩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雨量,一場雨能差十幾毫米。所以這個精度來講,局地降雨這個差別是非常非常大的。


      主持人:

      我們的政府已經在加強專業監測了,但畢竟這個工作的精度有限。我也記得徐紹史部長有一句話,他說,“地質災害防不勝防,但是我們還是要防上加防”。首先我們來說說這個防不勝防怎么理解?

      陶慶法:

      防不勝防主要有兩層意思:第一,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這種規律不太好掌握,它是變化的、復雜的;第二,我們對它發生發展規律的認識還是有限的。地質災害我們說是因為地質作用產生的,對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損害的一種自然現象。這種自然現象是無時無刻不在發展進行的,風化坡石、削高填低,這是永遠在進行著的、運動著的。

      主持人:

      我們能不能在一些重點區域來加強重點的監測呢?

      陶慶法:

      可以,我們現在對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監測重點主要在三峽庫區。我們在三峽庫區采取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點的監測相結合,我們叫群測群防。專業監測點現在在三峽庫區是255個,其它的有3000多個群測群防點。這種專業監測點主要是針對崩塌和滑坡來的,泥石流的監測點在三峽庫區還沒有。因為泥石流的監測點不是一個點的問題,它是一條線、一個系統。

      主持人:

      通過專業監測能夠做到在多少天之前預知這個災害將會來臨?

      陶慶法:

      這就牽涉到一個臨災預報,對于臨災預報比較困難,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主持人:

      對哪一些災難會特別起到作用?

      陶慶法:

      我們認為比較典型的一些滑坡,通過一些應力監測、位移監測,甚至地下水動力、地下水位的監測,根據它發展的趨勢,它今天離開一點,明天又離開一點,一看在加速了,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提前撤離。但對泥石流比較困難。

      主持人:

      對泥石流還是比較困難?

      陶慶法:

      比較困難。

      主持人:

      泥石流這樣的地質災害防不勝防,但越是防不勝防,我們越是要防上加防。說到怎么來防上加防,可能清平例子能夠帶給我們大家很多的啟示,我們稍后繼續。

      (播放短片)

      清平鄉村民1:

      那天(8月12日)晚上從7點多就開始下雨,在12點前后雨就比較大,在11點多的時候,派出所就把警車開啟,警報拉開,各個村莊都去車子,用喇叭喊,通知人馬上撤離到安全地帶,往高處撤。

      楊叢玉:

      聽到鄉里喊快出來,水來了,沒這些喊的話只有淹死到里面,轉不出來的。

      解說:

      警車的警報聲、當地的敲鑼聲、沿途的喇叭聲、水來了快跑的喊話聲,熟睡中的人們就是這樣被驚醒,然后起身、哭喊、轉移。當災難真的到來,事先的籌備都顯得如此必要。

      災害發生的前三天,清平鄉就接到了暴雨預報,各地質災害監測點的監控員們就開始24小時監測雨情。12號晚上8點,7個監測點的16名監控員進入二級應急狀態。此時,村干部開始挨家挨戶通知村民們隨時做好撤離準備。


      陳濤(清平鄉政府工作人員):

      我們提前有應急預案,在雨量達到中到大雨的時候就啟動應急預案,提前就有安排,通過派出所的兩臺警車用拉警報喊話的方式提醒老百姓疏散。

      解說:

      除了拉警報喊話幫助村民緊急疏散轉移,按照預案對于只有老人和小孩兒的家庭還需要敲門確認轉移。民警在棋盤村再次清查時,發現了兩位待在家里的老人。當民警把老人送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后,驚險一幕突然發生。

      韓順軍(清平鄉派出所民警):

      我坐上車過后泥石流就來了,就把我車上駕駛室這邊的玻璃已經淹了,我看不對,就把鑰匙撤了,從副駕駛上翻窗戶跳出去。翻出去后,泥石流就已經到腰了。

      解說:

      4個小組,5000多名村民在和泥石流的賽跑中,時間就是生命,漆黑的夜色里每一步都似乎決定著生和死。

      付興和(清平鄉黨委書記):

      每年進入5月1日以后,就要進行這方面演練。我們今年演練了三次,通過演練就是為了(讓村民)熟悉路線。

      劉謀勇(綿竹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8月13日下午16點33分,我局接到地質災害省指揮部和市氣象局的預報,未來48小時有暴雨天氣過程,要求他們做好準備,到晚上11點40分,要求清平鄉啟動應急預案,立即撤出危險區的所有人員。

      解說:

      作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極重災區,清平鄉的這次成功脫險得益于對地質災害持續的高度警惕。就在半個月前,清平鄉小崗山就因連日暴雨出現坍塌,10公里長的堰塞湖困住4000多人,在長達10多個小時和外界失去聯系的時間里,村民們是相對平靜的情緒。

      付利章(清平鄉村民):

      吃的、用的我們差不多都有,只是說堵起了進出不方便,比如說這些生活用品超市都有,米、面政府也都準備。

      解說:

      早在今年4月,綿竹市國土資源局全面排查全市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共查出隱患342處,其中清平鄉115處。而在事發前幾天,綿竹市召開防汛會議,要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所有部門及沿河山區、鄉鎮一把手均不得請假,實行防洪值班制度。回望這次緊急避險,地震重災區的警惕、事先的排查、實時的監測、一把手的值班制度、每家每戶的動員、物資的儲備,每一個環節都發揮著自己的功效,它所留下的不僅僅是5000多人的安全,還有對地質災害到底該如何防上加防的啟示。

      主持人:

      清平給我們很多的啟發,雖然說天災難防,但是通過提前有預案,然后到時候有預警,還是能夠把這個災害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不知道您從專業的角度來講,您覺得清平的例子給我們帶來一些什么樣的經驗呢?

      陶慶法:

      清平是比較成功避讓地質災害的一個例子,它有幾個方面的經驗可以值得總結:第一,應急指揮體系和群測群防體系健全了;第二,進行了提前預警;第三,在緊要關頭果斷組織進行了撤離;第四,有預案,怎么撤離,什么方向,什么路線,撤離到什么位置,都事先做了準備。

      主持人:

      平時還有應急的演練?

      陶慶法:

      對,還有一個應急演練,很重要。

      主持人:

      我這里有一個小問題,因為現在大家都很關心,到底什么樣的地區要特別堤防泥石流,那里的公眾要特別小心?

      陶慶法:

      就是在這些高山、峽谷巖石比較松散的地區。對目前來說,地震地區尤其要防上加防。

      主持人:

      除了這個地震災區可能大伙會比較有警惕性以外,其它很多地區可能大家沒有那么完善的應急機制,沒有那么多的應急預案,也不知道雨水下到什么時候大家該撤,山石松到什么樣的程度大家該撤?

      陶慶法:

      除了經常發生地質災害的這些重點地區,我們要像清平鄉這樣進行完整的防災,應對災害的這種體系和措施,對其它地區我認為也得要采取這種措施,健全我們應對災害各方面的措施。

      主持人:

      您一直在強調群測群防,到底怎么測怎么防?

      陶慶法:

      群測群防說的是我們在每個隱患點,都要讓我們附近居住在這里的老百姓知道,這里家庭落戶,住山上,有隱患點,明確要有人經常、定期地去測一測,去巡查,去看看它的危險到底怎么樣,一旦發現險情,要立即報告,向上級報告。當發現緊急險情的時候,當地包括村,甚至村民小組就要迅速組織轉移,群測群防主要要發揮這種作用。

      主持人:

      一般對于老百姓來講都是故土難離,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大家也不愿意離開故土,到底到了什么樣的程度必須要轉移,剛剛您也說到清平撤離的時機抓得非常好,及時地進行了撤離。

      陶慶法:

      臨災預報是個難題,要撤離,需要提前撤離。

    [來源:央視《新聞1+1》] [作者:] [編輯:謝濤]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