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在晃動。
第14節車廂已經隨著15號車廂發生了傾斜。任杰再次折回橋上,用石頭敲擊著車窗玻璃,示意打不開車門的列車員敲碎玻璃,緊急疏散乘客。
兩天后,任杰講述這一切的時候,嗓子仍然嘶啞著。
在橋的另一頭,后三節車廂因為16節與15節車廂從中折斷,與前方失去了聯系,坐鎮列車尾部的運轉車長謝永林幾乎成了沒有援手的光桿司令。
突然,如同神兵天降。一群穿著雨衣、拿著榔頭的人奔到了車門口。他們之中,有剛剛還在橋頭裝沙袋的汪明東,一天來一直在大橋監測水情的唐勇,還有小漢鎮武裝部部長鄭本禹帶領的50名民兵。他們都是從護坡抗洪的第一線,跑到了這座搖搖欲墜的危橋上,來救人的。
記者采訪時,小漢鎮民兵連長鄒振富的手上還纏著繃帶。他記得自己第一個沖上橋,可是車廂已經變形,車門怎么也打不開,透過窗戶能看到乘客在哭喊、呼救。
他急得腦袋一片空白,只知道用盡全力去撞門,只要有車窗被拿榔頭的民兵砸碎,他就用手去摳旁邊的玻璃碴,一點都不覺得疼。直到救人結束,才發現自己的手受傷了。
“98抗洪的時候我就是一個兵,當時還得寫申請上前線,我表決心時說,即使掉到江里我也能游上來。這回,心情也是一樣的。”回家后鄒振富跟兒子說:“爸爸今天干了件漂亮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