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覆蓋城鄉的“服務網絡”如何構建?
養老形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嚴峻,許多本該早有準備的問題仿佛突如其來:我國空巢家庭超過5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接近3200萬人——這是民政部近日公布的一組數據。未來五年,我國第一批獨生子女的父母將集中進入60歲,誰來為他們提供養老服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有關負責人如此勾勒我國未來的養老模式: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構建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網絡。
2009年6月,我國開始在10%的縣(市、區)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老有所養”的新農保體制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建議》進一步提出,要實現新農保全覆蓋,完善實施城鎮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制度。
從各地對“十二五”發展的具體規劃中,人們也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例如,天津市計劃到2012年,八成老人白天可以在老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與鄰居們聊天娛樂,解決一日三餐……
不過,實踐表明,網絡的構建將困難重重。今年3月,北京市成立的首家老年日托所——石景山蘋果園街道老年日托所在開業3年后宣布停辦。蘋果園街道辦社區服務中心副主任張為民說,日托所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自開辦以來一直在賠錢,資金壓力是停辦的主要原因。
為了完善養老網絡,杭州市政協主席孫忠煥等建議,將機構養老事業納入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落實到區、街道兩級組織每年的工作規劃中,要像規劃醫院、幼兒園等公共設施一樣,今后住宅小區規劃必須包括老年服務設施。另外,要盡快加大對養老護理人員的培養。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