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永城市一家個人診所內擠滿患者,一名嬰兒病患只能在門口打點滴。
■?核心提示
11月29日,安徽渦陽暴發丙肝疫情,截至目前,已有200余人感染丙肝,調查發現大多數患者曾在河南沈樓村衛生室看病。農村衛生室醫療安全問題成為關注焦點。
記者在河南永城市多家村衛生室調查發現,沈樓村衛生室存在的問題,在其他衛生室也存在。比如村醫家屬沒有資質卻參與行醫,診療記錄不完整,消毒設備不規范。
永城衛生局副局長左玉安向媒體表示,衛生監督所的檢查基本不涉及醫療操作環節。
永城還有兩家農村衛生室,沒有執業許可證,村醫也不具資質,但這兩家衛生室均是新農合定點機構。
永城新橋鎮“一村一室”的推進也不順利,村衛生室面臨無錢無地的困境。
12月3日,40多歲的張肖(化名)站在自家門前。他是此次渦陽丙肝疫情中的一名患者。這個身材高大的男子,談起自己確診感染丙肝疫情時,他哭了。
今年九、十月份,張肖覺得渾身不自在、小便發黃。在村衛生室打針、吃藥均不見起色。10月27日,在永城市一家大醫院抽血化驗,確診感染了丙肝。他和很多確認傳染丙肝的患者一樣,都自稱在吳文義的診所就診過。
丙肝疫情中,吳文義的沈樓村衛生室已停止接診接受調查,目前尚未公布調查結果。幾公里外,同為衛生系統定點的行政村衛生室,有的也關上了大門。
此次丙肝疫情,揭開基層衛生室的注射安全問題,同時暴露出農村衛生室醫療安全的種種硬傷。
兒媳孫媳無證“行醫”
按規定,非衛生技術人員不得從事醫療工作;永城多個衛生室存在村醫家屬無資質“行醫”
此次聚集性丙肝疫情暴發后,衛生部專家組對吳文義進行調查。專家組要求他提供患者就診記錄,但他一會說“被衛生監督的人拿走了”,一會又說“搬家時弄丟了”。
在醫療機構里,規范完整的醫療文件記錄是診斷、治療的重要依據,便于追溯病人情況,也是發生糾紛時判斷責任的依據。而診療記錄不規范,就無法對疫情開展追查。
記者調查發現,許多鄉村衛生室都存在診療記錄不規范的問題。
12月3日,在永城市馬橋鎮桐溝村衛生室,村醫李興的桌上擺放著幾張處方單,日期從11月底至12月初。每張單子上簡單記錄著幾個開出的口服藥或注射的藥品。
處方單一共兩聯,其中一張由醫生保留,另一張則交到患者手中。但李興的兩聯處方均在自己手里。他說,“忘了”發給就醫者。
李興的衛生室還有就診登記表,上面登記著就醫者的姓名、地址、所患病癥等。
但這個登記表很有規律,有的接連10余天,每天均只有1人就醫。登記表日期從今年10月21日開始,之前的記錄“在老房子里”。
在丙肝疫情中,有多名感染者稱,他們曾就診的沈樓村衛生室,除了吳文義本人負責坐診外,吳的兒媳、孫子、孫媳及外甥各負責配藥、注射和抽血化驗。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除限期整改外,可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在永城、渦陽調查時還發現,當地多個診所中,都有鄉村醫生的家庭成員參與行醫,而他們并沒有任何醫療、護理類的資質。
永城市馬橋鎮桐溝村衛生室,當村醫李興忙不過來時,李的妻子承擔了醫生的工作,為病人打針。
永城市新橋鎮馬莊村衛生室,村醫的妻子也會幫著丈夫給病人輸液、拿藥。她說,自己并無行醫或護理資質,但上過衛校,目前正在考助理醫師資格證,還沒拿到證件。
即便是永城市新城中一個較大的診所,坐診醫生的妻子還會幫人診斷感冒、咽喉炎等病癥,并負責配伍“消炎、抗感冒”的藥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