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室難題
新橋鎮“一村一室”推進艱難,村衛生室無地可用,申請宅基地需繳納費用
今年11月23日,河南省政府發布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專項實施意見,決定采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多種方式,實現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全覆蓋。2012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
意見提出,要盡快實現全省的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全覆蓋,要求原則上每個行政村設置1所村衛生室,每千人配置1名-1.2名鄉村醫生。
上述幾個診所所在的村已經完成“一村一室”。
但新橋鎮進展并不順利,該鎮18個行政村,從2008年就已開始標準化建設,2008年至2011年,每年只能推進建設兩個行政村標準化。
“最大的難題還是錢和地”。新橋鎮衛生院一負責人說,多數原有的農村衛生室面積小、不標準,按照政策,一村一室的建設需要重新選址建房。
按照當地的建設費用,大約需要投入10余萬元。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共補貼2萬元,另有萬余元的醫療設備。其余的建房費用要村醫自籌。該負責人稱,村醫投入過大,部分人負擔很重。
對于選址,如果涉及舊村改造的村衛生室,可以在舊有衛生室基礎上翻建。但沒有這個改造項目,則需要另外選址,縣里批塊地本來就很難,還要交幾千塊錢的費用。“公共衛生事業也是公益項目,應該得到支持”。
該負責人稱,鎮衛生院曾為兩個衛生室選址耗時5個月協調關系,先后通過鎮長、書記、衛生局、國土局、甚至是市長、市委書記協調,最終沒能成功。最后,還是通過“關系”拿到了指標。
對于宅基地建房收費,國家明令禁止。
記者就此問題聯系永城市政府相關部門,他們拒絕接受采訪。
12月5日,新橋鎮衛生院負責人稱,目前尚有7個村沒有完成標準化建設。按照要求,明年必須落實一村一室,“沒有地建衛生室,就是租也得完成”。
河南省衛生廳新聞辦主任周勇說,必須加大投入才能解決鄉村醫療問題。目前省衛生廳在著力建設數據庫,醫生的診療記錄都要登記在網上的數據庫內;還要補貼鄉村衛生室的醫療設備所需費用;并要加強村醫的相關培訓。
?
相關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