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不涉及醫療操作”
永城一村衛生室用家用高壓鍋消毒;永城衛生局副局長左玉安表示,衛生監督基本不涉及醫療操作環節
12月3日,記者走訪永城市馬橋鎮菜園子村衛生室,看見浸泡在碘伏中的棉簽有一根已經發黑,碘伏凝結變干。該衛生室還開展小兒霧化治療,在家用的高壓鍋里,有兩個消毒完的霧化器接頭,其中一個為一次性用品,霧化器接頭在消毒前沒有刷洗干凈,能看到污垢。
村醫李福杰說,永城市衛生監督所今年對該衛生室檢查了3次,最近的一次就在十幾天前,檢查內容包括機構和人員資質、藥品批號、有效期等。
“檢查時,也會看進藥單”。李福杰隨手從藥房桌子上拿出幾十張進藥單,時間從2009年至今年11月份。在一張進藥單上,寫著進藥的名目、價格和進藥單位。
但李福杰的這些進藥單上,進藥單位并不是菜園子村衛生室,而是幾公里外的桐溝村衛生室。
李的解釋是,“人家問我是哪的,我說桐溝那邊的,就這么寫上去了”。
桐溝村衛生室醫生李興堅稱,李福杰的購藥單不是從桐溝村衛生室拿的,他們兩人從無來往。當場,李興撥打對方電話詢問。
之后,李興稱,他詢問了縣里藥品批發公司,對方告訴他,“可能是拿混了”。但幾十張跨度兩年的進藥單如何拿混,對方只稱不清楚。
“對村衛生室的檢查一般由衛生監督部門負責,他們的工作職能偏重于執法監督,重點關注的是有沒有非法行醫、查驗醫療用品是否合格以及醫療場所的環境衛生,對醫療操作環節基本不涉及。”永城市衛生局副局長左玉安曾這樣對媒體說。
黑診所代收“新農合”經費
永城劉樓村和李莊村的衛生室均無“執業許可證”,村醫也沒有資質,但它們至今仍是新農合定點機構
丙肝疫情暴發后,馬橋鎮劉樓村衛生室已關門三四天了。
該衛生室的村醫劉宗效說,永城市衛生局人員專程登門,告訴他“先關幾天門”。什么時候再開門營業,對方沒有得到明確答復。
該衛生室有縣衛生局核發的“新農合村定點醫療機構”的牌子。但劉宗效本人并沒有行醫資質。
10年前,劉宗效曾是村里的一名赤腳醫生,但因為每月幾百元收入,養不了家。他之后外出打工。
直到2008年,外出打工七八年后,他被村干部邀請回村擔任村醫。
要獲得鄉村醫生從業資質,必須通過資格考試,方可獲得行醫資格證書。
劉宗效承認,他未通過考試。
劉宗效說,他給鄉衛生院一個主任幾千塊錢,對方就幫他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辦下來了。
但究竟怎么辦下來的,劉宗效說,他也不清楚。
隨后,劉宗效成功申辦下了“新農合村定點醫療機構”。
“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是一年一審。去年,劉宗效的衛生室資質被“審掉了”。
雖然劉宗效的衛生室現在是兩證全無,但它還承擔著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的職能——代鄉財政所收取村民的新農合費用。
當地村民說,他們每年將新農合費用交到衛生室。去年每名村民交納30元,今年每名村民交納50元。
5公里外的李莊村,該村衛生室的卷閘門緊閉。村民說,這里是“新農合村定點醫療機構”,他們每年都把新農合經費交到此處。
記者敲開衛生室的門,村醫何懂懂不在家,他妻子正在藥房里陪兒子上網打游戲。滿地碎屑的治療室內,一名男子正在接受輸液治療。
何懂懂的妻子說,衛生室是幫縣里代收新農合的錢,但衛生室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何懂懂也沒有鄉村醫師執業證書。
12月5日,記者電話何懂懂。何解釋說,他2002年衛校畢業,在鄉鎮衛生院學習過,當時村里沒有村醫,鄉鎮衛生院讓他去幫忙辦個鄉村衛生室。
今年,何懂懂參加了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如果考試合格,他才能獲得行醫資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