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蒙牛致癌引發熱議 專家稱要把不良企業罰到傾家蕩產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12-29 11:22

    ?受致癌事件影響,蒙牛純牛奶在長沙超市遭到消費者冷落。本報記者 伏志勇/攝

    超市把媒體報道放在蒙牛純牛奶旁以促銷。

      食品專家稱“要把不良企業罰到傾家蕩產”
      
      蒙牛不停產,致癌牛奶何時休
      
      海口網12月29日消息? ?12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近期對液體乳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其中蒙牛乳液(眉山)有限公司的250ml利樂包裝盒裝鮮奶黃曲霉毒素M1超標達140%。而黃曲霉毒素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一類致癌物”。
      
      12月27日,蒙牛乳業副總裁、新聞發言人盧建軍表示,產生毒牛奶的原因是奶農所用飼料發生了霉變,但是乳企對奶農用什么樣的飼料并不能夠控制。對于這批問題飼料的來源也已經查明,但結果有待公布。盧還稱:“就像國家刑法立法了說不容許你殺人,但是有人就是要殺人,那你怎么辦?”
      
      知名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在接受《法制周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企業在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后,不能光靠道歉來解決,必須從法律上、經濟上承擔責任。否則,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只會沒完沒了。
      
      
      蒙牛純牛奶被檢出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超標事件正在持續發酵。12月27日,蒙牛乳業副總裁、新聞發言人盧建軍表示,產生毒牛奶的原因是奶農所用飼料發生了霉變,但是乳企對奶農用什么樣的飼料并不能夠控制。對于這批問題飼料的來源也已經查明,但結果有待公布。盧還稱:“就像國家刑法立法了說不容許你殺人,但是有人就是要殺人,那你怎么辦?”
      
      知名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在接受《法制周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企業在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后,不能光靠道歉來解決,必須從法律上、經濟上承擔責任,蒙牛應停產全面接受整頓。否則,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會沒完沒了。有意思的是,記者發現,蒙牛今年11月剛獲得“中國食品安全年度自律先鋒品牌”。而蒙牛公司關于此事件的說法,非但未得到公眾的信服,反而有更多疑問待解。
      
      追問一:“要把不良企業罰到傾家蕩產”
      
      12月27日,記者走訪長沙幾家超市,發現蒙牛250mL純牛奶仍然有售。在麥德龍超市,記者看到蒙牛純牛奶旁擺放著促銷廣告和一張報紙,上面報道著:《蒙牛稱含強致癌物的牛奶未流入市場》。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12月24日公布了近期對全國液體乳產品進行抽檢的結果公告,其中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產的250ml/盒包裝的純牛奶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
      
      董金獅告訴記者,黃曲霉毒素M1的毒性比三聚氰胺還嚴重,它是一級致癌物。
      
      12月25日凌晨,蒙牛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關于蒙牛眉山工廠產品抽檢的情況說明》中表示:在此,我們向全國消費者鄭重致歉!我們將認真吸取這一事件的重大教訓,誠懇地接受國家有關部門和全社會的監督,嚴格執行國家和企業的各項質量和檢測標準,從每一個環節入手,切實把好質量關。
      
      同日晚9時半,蒙牛又發布《關于蒙牛眉山工廠抽檢情況的進一步說明》,再次向消費者致歉。
      
      然而,蒙牛的道歉似乎并沒有得到公眾的認可,被指缺乏誠意、“蒙人”。因為,這已不是蒙牛第一次道歉了。
      
      2008年,蒙牛為生產含三聚氰胺的液體奶對公眾滿臉懺悔。2010年,對競爭對手進行誹謗和特侖蘇OMP風波后,蒙牛再度致歉,“把頭低到了塵埃里”。不過,蒙牛每次除了道歉,似乎從未受到問責。如在榆林251名學生集體中毒事件中,最后調查結果竟以沒發現致病病菌為由,不了了之。
      
      近日,有網友通過微博發布一條2008年深圳衛視的視頻,時任蒙牛CFO的姚同山在香港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發到香港的產品和出口的產品是一樣的,保證比內地的產品質量更好、更安全”。該言論立刻遭到網友的廣泛詬病。
      
      據悉,目前質監部門已對黃曲霉毒素事件立案調查,查實后將按規定給予高額處罰。
      
      12月27日,記者欲就黃曲霉毒素事件采訪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蒙牛客服人員給了記者一個電話號碼,稱可聯系采訪,但記者多次撥打均無人接聽。傍晚時電話才打通,對方得知記者的身份后承諾“過一會兒給你回電”,然后匆匆掛機。但截至發稿,記者都沒等到回電。
      
      12月28日,記者再次撥打蒙牛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不是我們(公司)把黃曲霉毒素加進去的,這種物質是牛在吃飼料的過程中產生的。”言下之意似乎并不以為錯。
      
      知名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認為,企業在產品出現問題后,不能光靠道歉來解決。職能部門應該對涉事企業加大處罰力度,“像國外一樣,要把不良企業罰到傾家蕩產”。
      
      中國區域競爭力研究院首席顧問范利祥認為:“蒙牛連續多次出現如此重大事故,中國是不是該推出有關法律法規,讓這類企業永遠退出市場?屢教不改的背后是違法成本極為低下。”
      
      追問二:應取消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稱號
      
      在蒙牛官方網站上,羅列著該公司所獲得的各種榮譽:2010年獲得“最受關注的低碳貢獻企業”、“中國城市消費者鐘愛的世博概念品牌”、“探月工程唯一指定乳制品”、“國際食品工業大獎”、“進入亞洲上市公司50強的唯一乳企”等;2011年獲得“中國管理學獎管理金獎”、“全國服務質量先進單位”、連續五年服務博鰲并獲得“博鰲之星”稱號、連續五年榮列“全國市場同類產品銷量銷售額第一名”、“2011全球廣告主周——中國最具消費者信賴獎”、“2010-2011年度杰出品牌大獎”等。
      
      記者還注意到,早在2002年“蒙牛”就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液態奶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前,還獲得了“產品質量免檢證書”。蒙牛客服人員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公司完全配得上這些榮譽稱號。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取消檢出三聚氰胺的中國名牌乳品企業國家免檢資格;停止實行食品類生產企業出口食品免檢。而這些乳品企業就包括蒙牛。
      
      中國馳名商標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中國馳名商標是不會收回的。
      
      董金獅指出,食品生產企業出現問題后,有些榮譽應該收回。情況嚴重的,生產許可證都應該被查處、注銷,取消企業的生產資質。
      
      湖南萬和聯合律師事務所李健律師建議,商業榮譽應當建立清退和年審制度,一個榮譽不應當適用終生。根據我國《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馳名商標的申報、審查有著嚴格的程序和條件。但企業一旦取得馳名商標后就是一馬平川,即使之后出現問題也沒有任何程序對馳名商標進行清退,企業在風頭過后依然可以招搖過市。
      
      李健建議,馳名商標等類似榮譽評選,應建立后續的追蹤監督、違法扣分、年度審核、重大違法清退等機制,才是對自己所授榮譽負責的表現。
      
      追問三:蒙牛的自檢程序只是走過場?
      
      “造成產品不合格的原因是當地個別牧場的一批飼料因天氣潮濕發生了霉變,使得奶牛在食用這些飼料后原奶中的黃曲霉毒素超標。”12月26日,蒙牛集團有關人士告訴媒體,由于眉山工廠原奶質檢員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導致這一批次原奶中超標的黃曲霉毒素未能檢出。
      
      蒙牛在其網站宣傳稱,其生產線上的每一包牛奶“都要經過9道工序、36個監控點、105項指標檢測,只要有一項檢測項目不合格,整批產品都不允許上市”。
      
      消費者紛紛質疑:為什么質監部門抽檢能發現的問題,蒙牛自檢卻發現不了?難道蒙牛所謂的檢驗程序只是走過場?被疏忽的只有這次,還是這次僅為冰山一角?
      
      在董金獅看來,此次事件表面上看是飼料或質檢員的問題,實際上是蒙牛公司管理體系的問題。管理體系包括飼料的管理系統、喂養系統,奶的檢測系統、收購系統、加工系統等。即使飼料出現了問題,如果管理體系健全,問題完全可以避免。
      
      追問四:問題產品真的沒有流入市場嗎?
      
      蒙牛在官網的《說明》中表示:“由于該批次產品在接受抽檢時尚未出庫,公司立即將全部產品進行了封存和銷毀,確保沒有問題產品流向市場。目前,蒙牛在市場上銷售的所有產品均為合格產品。”
      
      12月26日,有網友發帖稱,他買到了同一天在蒙牛眉山工廠生產的250mL純牛奶,并附有照片。牛奶的生產批次號為20111018G810108CCA//Zc,生產日期為10月18日。
      
      蒙牛副總裁、新聞發言人盧建軍對此表示,并不是10月18日那天眉山工廠生產的所有產品都有問題,現在蒙牛銷售到市場上的產品都是檢測合格的產品。蒙牛客服人員也對記者說:“只是這一個批次的有問題。”
      
      董金獅認為,公眾的質疑并不是沒有道理。蒙牛的解釋不能服眾。蒙牛要想說服公眾,除非把全部的檢測結果公布于眾,包括質監部門未抽檢到的牛奶。
      
      乳業專家王丁棉也指出,蒙牛需要向大眾分別公布出這一批次問題產品生產時的數量及銷毀的數量記錄,兩者對比就可以明確這批產品是否已經全部銷毀,從而讓消費者了解得明明白白。
      
      追問五:檢測結果為何2個月后才公布?
      
      10月份的檢查結果,為何近日才公布?
      
      蒙牛客服人員這樣解釋:“這個不由我們來公布,是由政府部門公布的,這是質檢部門的流程問題。”
      
      盧建軍也告訴媒體,國家質檢總局確實早在10月19日就已檢測出問題產品,但公司認為,這些產品是在內部生產環節出的問題,因此并沒有義務向社會公告。
      
      對此有法律人士認為,企業若因不及時公布檢測結果,而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企業需承擔法律責任。
      
      看來,蒙牛的諸多說辭難以說服廣大消費者。公眾現在期待的,是有關方面展開深入調查,找到問題的根源,以及蒙牛應進行一次徹底的整頓。

    ?

    ?

    相關鏈接:

    蒙牛致癌奶無礙提價 與伊利等部分乳制品將集體漲價
    蒙牛致癌問題牛奶批號首次公布 銷量暴跌
    蒙牛伊利等多家乳企部分產品漲價 媒體呼吁調查
    蒙牛問題產品批號首披露 北京超市三元銷量上漲
    蒙牛股價大瀉近24% 公司官網被黑
    蒙牛問題奶批號首次披露 北京銷量跌近四成
    伊利蒙牛三元集體提價 北京超市已接到通知
    蒙牛官方網站被黑 黑客留言稱其為“民族的恥辱”
      

    相關鏈接:
    蒙牛官方網站被黑 黑客留言稱其為“民族的恥辱”
    伊利蒙牛三元集體提價 北京超市已接到通知
    蒙牛問題奶批號首次披露 北京銷量跌近四成
    蒙牛股價大瀉近24% 公司官網被黑
    蒙牛伊利等多家乳企部分產品漲價 媒體呼吁調查
    [來源:湖南廣播電視臺-法制周報] [作者:雷鴻濤 伏志勇] [編輯:王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