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調查稱7歲以上兒童2成有iPad 00后漸成宅童一代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06-01 08:32

      關女士的女兒今年4歲,是個小“蘋果”迷。從iPhone到iPad,里面的小游戲沒有小姑娘不會的,“都是她教我玩”,關女士說。

      關女士是全職媽媽,每天就是圍著女兒的吃喝拉撒轉,“為了給自己留點私人空間”,在孩子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關女士就教女兒玩iPhone手機上的小游戲,“她玩起來特別專注,這段時間,我就能干點自己想干的事情”。

      不過,現在關女士卻是憂大于喜。

      “我發現她不太愿意跟人說話。”關女士說,女兒去哪兒都要提醒他們帶手機或iPad,“出門之前還特不放心地問,都充好電了嗎?”坐車的時候忍不住要玩兒,餐桌上等菜的時候也要玩兒,“別人跟她說話,連頭都不抬”。神情專注地盯著iPad屏幕,手指或滑或點,沉浸在切水果、“捕魚”這樣的游戲中的孩子越來越常見。《2012年城市兒童快樂指數報告》顯示,7歲以上兒童六成有QQ,兩成有iPad,很多孩子從小就成為“宅童”。

      網絡、通訊電子的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豐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尤其是對于兒童,因為他們自制力相對較弱。以前,很多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喜歡長時間趴在電視機前。現在,隨著網絡、電子產品的發展,孩子除了看電視,又開始迷戀電子游戲。

      關于兒童使用iPad的爭論由來已久,不少家長認為,類似于iPad一類的電子產品及其應用軟件,具有開發智力、開闊視野的教育功能,孩子們更樂于接受。

      這也是關女士一直狠不下心來“禁止”女兒接觸“蘋果”產品的原因之一。“很多東西都濃縮在一個電子產品里,而且,很多游戲也都是益智類的。”關女士說,只要下載一些小軟件,她就能用平板電腦玩拼圖積木,彈虛擬鋼琴,甚至看繪本……

      “我下載了一些成語故事、中英文兒歌,晚上她睡覺的時候,抱著iPad,聽著聽著就睡著了。”關女士說,她不會煩,還能活學活用很多成語。平板電腦的功能多樣,既是幼教工具,有時候也是“電子保姆”。關女士的經驗就是如此,她上網,女兒玩iPad,兩人可以互不干擾,一上午都相安無事,“她顧不上無理取鬧了”。

      不僅是在中國,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兒童也普遍沉溺于iPad,這一情況引發家長憂慮。世界著名調查公司尼爾森的數據顯示,在6到12歲的美國兒童中,iPad連續第二年成為最想要的節日禮物。

      有報道稱,從二代電腦開始,蘋果公司就依靠大量教育軟件提高市場占有率。在“蘋果商店”的搜索菜單里,針對低齡兒童的應用軟件不下百種,兒童應用現已成為蘋果公司“蘋果商店”除了游戲以外的第二大營收項目。

      世界與艾索兒童研究咨詢公司歷時近兩個月,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等10個全國一二三線城市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對0~16歲兒童或家長進行定量訪問(樣本量為2787個),最終形成了《2012年城市兒童快樂指數報告》。

      報告稱,孩子有時間卻找不到玩的伙伴,有了玩伴又不知道玩什么,這也無形中給在線娛樂提供了機會。研究顯示,兒童周末看電視、看動漫、上網玩游戲的比例非常大。以“00后”為主的城市兒童被網友稱為“iPad一代”,而這群“00后”的父母們大多是在電子產品普及程度較低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網友“幸福小窩33”發微博回憶沒有iPad的童年生活:“現在的孩子都太幸福了,玩具多得不想玩,改玩iPad。我記憶中的兒童節,就是上午表演節目,下午放假。家長給一元零花錢,買點吃的,和其他同學一起玩,跳跳繩、踢踢毽子”。

      關女士的女兒現在對“出去玩”的誘惑基本無動于衷,“沒意思”是她的口頭禪。關女士也很無奈,小區就那么大,同齡的孩子要么碰不到一起,要么擔心推搡打鬧“負傷”,確實很難“玩在一起”。偶爾約朋友出來,孩子之間也不太熟,“基本也是各玩各的”。

      和他們的父母相比,“iPad一代”是成長在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環境中。報告顯示,線上娛樂吞食線下娛樂,讓很多孩子很小就成為“宅童”。

      7歲的淼淼最想收到的兒童節禮物就是iPad,“同學們都有”。像這樣的“幼齡”消費者,已經成了高科技產品市場的生力軍。很多父母購置iPad等電子產品,并不是自己要用,更多是“為了孩子”。

      淼淼的媽媽已經被女兒軟磨硬泡了許久,“幾乎就要扛不住了”。徐女士去接女兒放學的時候,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父子倆一見面,話還沒說,小男孩就先伸手,急著要手機玩兒。

      “就我沒有,他們都玩兒。”淼淼總這么跟媽媽說,“他們聊的東西,我都聽不懂”。擔心女兒被“孤立”,是徐女士動搖的主要原因,“我一般只讓她在電腦上玩,這樣是可控的,萬一買了iPad,我擔心她沒完沒了”。

      徐女士注意到網絡上一條題為“iPad成兒童視力第一殺手”的微博,“4歲寶寶近視200度,小朋友視力從1.0降到0.5,眼科診室外孩子排排坐……他們是‘iPad控’,切水果、讀童話、看動畫都離不開iPad,遭遇了視力‘毒蘋果’。”徐女士受此啟發,帶淼淼去醫院查了視力,結果醫生毫不猶豫地診斷為“近視”。這徹底消滅了徐女士最后的那點搖擺。

      不僅僅是視力,很多孩子因此變得對大自然不感興趣,寡言少語,不愛與人交往。

      報告發現,孩子在平時放學后的自由時間里,超過80%都在看電視、動漫,上網,玩游戲。即便是在周末,郊游、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也不到20%。

      關女士第一次帶女兒坐火車時,她們對面有個年齡相仿的小男孩,兩個孩子交流的內容僅限于各自手里不同的電子產品。關女士想象中的興奮、好奇之類的表情,她沒有從女兒臉上看到,“她全程都埋頭看MP4上的動畫片,對窗外的景色視而不見”。

      微反應專家姜振宇對此表示擔憂:“過度的人機交流會吞噬人與人交流的機會,不利于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編輯:聶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