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童丐“小飛燕”腿疾化膿再現三亞 無低保街頭再次乞討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06-27 14:55

      王軍帶“小飛燕”返回出租屋(記者鄧松攝)

    ?

      海口網6月27日消息 2006年,年僅1歲且患病的“小飛燕”被其養父王軍攜帶在上海街頭乞討,經網友披露后,“小飛燕”被送往福利院,好心人也為王軍安排了一份工作,但隨后王軍攜帶“小飛燕”離開上海。爾后的幾年里,王軍帶著“小飛燕”奔走在各地行乞,幾次被救助返鄉,幾度又流落街頭。

      2011年春節后不久,在三亞乞討的“小飛燕”被救助返鄉。然而2012年6月,王軍再次攜帶“小飛燕”出現在三亞街頭行乞。

    ?

      “小飛燕”再現三亞引關注

      6月26日臨近中午,在三亞市解放路第一市場一家衣裝店前,一個雙腿畸形的小女孩坐在簡易板車上,周圍放著一些女孩腳部傷口化膿的照片和求助信,一旁的音響放著90年代初的歌曲。不時有過往行人駐足觀看,并留下一些錢物。而此時在新浪微博上,網友正在全城尋找這名小女孩,并希望予以解救。

      小女孩今年7歲,名叫“小飛燕”,來自河南周口。2011年2月,“小飛燕”和養父王軍在三亞街頭行乞,后在眾多愛心人士、相關部門以及海南、河南兩地的媒體共同努力下,“小飛燕”和其養父攜帶1萬余元愛心捐款返回老家。

      今年6月中旬,多名網友發現“小飛燕”再次出現在三亞街頭乞討,他們通過微博呼吁相關部門和愛心人士介入并實施救助。

      26日中午12點左右,記者才再度見到雙腿殘疾的“小飛燕”。一年前被救助,如今為何又再次淪落街頭?

      “小飛燕”展示書寫的名字和“中國心”等字。

    ?

      “小飛燕”曾進京治療

      中午用餐時間,“小飛燕”的養父王軍正將買來的飯喂給她吃。“小飛燕”不時向王軍撒嬌。見記者拍照,兩人表情輕松,“小飛燕”也對著鏡頭微笑。

      據王軍介紹,2011年2月,在眾人的幫助下兩人返回老家河南周口。揣著好心人資助的1萬余元捐款,他帶著“小飛燕”前往北京等地求醫。經過手術,“小飛燕”肛門已經不再化膿,原本畸形雙腿上的傷口也已好轉。但目前“小飛燕”仍不能自己控制大小便,每天要換很多次尿布。

      王軍告訴記者,去年從三亞返回老家后,“小飛燕”曾進入一所小學學習。談及上學,“小飛燕”拿出筆和一個香煙紙殼,有摸有樣的書寫起來。一筆一劃,“小飛燕”將自己的名字寫在紙殼上,片刻后還在名字旁邊寫了“中國心”三個字。

      王軍說,“小飛燕”上學期間,他也開始打零工。但由于“小飛燕”大小便失禁,在學校時常遭受學生的欺負。知道這些后,他便辭去工作將“小飛燕”接回身邊,目前也會教“小飛燕”一些簡單的字。

      “這個病很難治好。”王軍說,在北京等地求醫已將1萬余元愛心款花完,但病情仍舊沒有完全治愈。

      剛吃過午飯,王軍在幫“小飛燕”剔牙。

    ?

      “低保”難落實生活無著落

      2011年2月份返回老家后,河南省內媒體曾試圖幫助王軍解決低保以及“小飛燕”的戶口問題,但最終均未能如愿。

      “鎮里面踢給鄉里,鄉里又說是鎮里辦,到現在也還沒辦下來。”對于低保未能落實,王軍認為是有關部門不負責任。

      據2011年跟蹤采訪報道“小飛燕”三亞行乞一事的河南省電視臺第九頻道記者霍麗君介紹,當時在申報低保時,由于當地政府那一批的低保名額已滿,只能申請下一批低保,但隨后王軍帶著“小飛燕”外出流浪聯系不上,所以低保至今仍未能辦理上。霍麗君告訴記者,王軍有三個親生子女,大女兒已經出嫁,兒子和小女兒目前尚在上學,由于王軍沒有經濟來源,兒子和小女兒都是由其大嫂照顧。

      王軍告訴記者,由于“小飛燕”的特殊情況,必須要有人貼身照顧,自己也就無法分身去找工作。

      “小飛燕”2011年在北京治療的化驗單。

    ?

      “小飛燕”不愿離開養父

      此前曾有網友提議將“小飛燕”送入福利院,以便接受較好的教育和治療。但在王軍眼里,其他人照顧“小飛燕”始終不能像自己這般仔細。

      “在學校,別的小孩欺負她。交給別人,她又是屎又是尿,都不會好好照顧的。”談及2006年為何將“小飛燕”帶離上海的福利院,王軍回憶說就是因為福利院的工作人員不仔細,為了圖方便就在“小飛燕”下體綁個塑料袋,而這樣容易導致傷口感染。“我每天給她還換多回尿布,別人哪有那個耐心。”

      而據河南省電視臺記者霍麗君介紹,王軍照顧“小飛燕”的確很仔細,每天都會換很多次尿布。“我也曾聯系福利院,但‘小飛燕’不肯離開王軍”。霍麗君稱其在采訪中也發現“小飛燕”和王軍的確有真感情。其家人對‘小飛燕’也很好。”

      而“小飛燕”在被問及是否愿意進福利院時說,“害怕別人打我”。“小飛燕”告訴記者,去年在學校上學時,因為自己太臟被同學欺負。

      出租屋內的“父女”(記者鄧松攝)

    ?

      “小飛燕”至今沒有戶口

      “小飛燕”今年已經7歲,同齡人早已進入課堂上學。但“小飛燕”至今連戶口都未落實。

      “這小孩是你騙來的吧?”26日中午,王軍在第一市場路邊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位市民這一提問。“出來都會問,你要認真起來還要跟人吵。”王軍說,無論走到哪,都會有人這樣詢問,但自己已經不愿意去正面回答。“上了報紙,上了電視,記者也調查,警察也調查了,要是拐賣來到的,我還能在這里?”王軍搖著頭告訴記者,其實自己早就想收養“小飛燕”,幫她上戶口,但由于自己有三個小孩,不符合領養條件。

      河南省電視臺記者霍麗君介紹稱,王軍自稱“小飛燕”是在上海街頭撿到的棄嬰,要解決“小飛燕”的戶口問題就要證明“小飛燕”的確是棄嬰,這就要找到目擊者作證并提供“小飛燕”被棄放地點管轄派出所開具的證明。而由于時隔多年,目擊證人無法找尋,當地派出所也已經合并。加之王軍本身就不符合領養條件,因此戶口問題暫時無法解決。

    ?

      目前租住三亞歸期未定

      據王軍介紹,他和“小飛燕”來三亞20多天,目前住在港務局一處出租屋內,每月房租400元。26日中午,記者跟隨王軍前往其住所。

      “我又尿了。”在打開房門那一刻,王軍將肩上的“小飛燕”放下,“小飛燕”輕聲的對王軍說。記者看到,王軍頸部的衣服濕了一大片。

      王軍的出租屋只有十幾平米,由于不通風,加上小飛燕大小便失禁,屋內彌漫一股刺鼻的氣味。房間內放有一張床和一個電風扇,床上放著一些衣服。“那枕頭和衣服都是前幾天好心人買的。”王軍說,三亞的好人很多,給了很多幫助,而三亞的天氣和環境有助于清洗衣服和小飛燕傷口。

      “來三亞這些天,她腳上的傷口已經好很多。”說著話,王軍拿出一瓶雙氧水和一盒莫匹羅星軟膏,就是這些藥物幫助治愈“小飛燕”的傷口。

      王軍表示,由于沒有經濟收入,為了幫“小飛燕”看病才出來乞討,現在每天靠乞討能夠收獲50到100元,要來的錢還會繼續幫助“小飛燕”治病,至于何時返回老家,目前還不確定。

    [來源:南海網] [作者:鄧松] [編輯:李昕昕]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