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攜帶奶粉措施1日起實行后,兩天內共拘捕45人,包括26名香港居民及19名內地人,檢獲178罐奶粉及1.2公斤非罐裝奶粉
據新華社電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黎棟國3日表示,限制攜帶奶粉措施1日起實行后,兩天內當局共拘捕45人,包括26名香港居民及19名內地人,檢獲178罐奶粉及1.2公斤非罐裝奶粉。
香港《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1日起實行。該規例規定任何人士除非獲發出口許可證,否則不可從香港輸出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的配方奶粉。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兩年。為容許私人用途,離港人士可在其私人隨身行李中,攜帶總凈重不超過1.8公斤(約兩罐)的奶粉。
一名47歲男子1日因非法攜帶11罐奶粉離境被捕后,2日在法院承認控罪,被判罰款5000港元,這名男子也成為限帶新規定生效以來首位被判罰人士。
黎棟國2日曾表示,香港海關除在羅湖、落馬洲等口岸增派人力加大檢查力度外,還在中英街監察售賣奶粉的情況。在新規例未開始前,海關已采取措施,統計運進中英街的奶粉數量。
影響
港部分店鋪奶粉銷量降8成
限制攜帶奶粉新規定生效后,香港屈臣氏集團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店內奶粉的銷量并沒有明顯波動,近期的銷售整體上比較平穩。春節期間由于大量人員離港,銷量一度下滑。她還表示,屈臣氏實行奶粉限購政策已有若干年,目前所有顧客在屈臣氏選購任何品牌的奶粉都不得超過四罐。但在“水貨客”以及內地旅客集中購買奶粉的上水等地,各零售點奶粉的銷量1日和2日均有所下滑,有的店鋪甚至下滑了近8成。
針對特區政府的限帶規定,香港與內地民眾持有不同看法。香港居民李先生認為“限帶令”對香港市民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水貨活動可能向其他商品轉移,特區政府應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內地游客梁小姐說,為了避免安檢的麻煩,日后來香港不會再購買奶粉。但一些深圳居民認為新規定對他們的影響不大,今后為購買港版奶粉將增加赴港的頻率,或請親朋幫助購買、攜帶。
事實上,香港市面上嬰幼兒奶粉緊俏的狀況持續已久。港九藥房總商會表示,嬰兒奶粉在正常供應下仍然短缺,原因是:供應商主要按本地人需要而提供貨源,數量不足以應付內地游客的需求;部分藥房以高價把貨品出售給“水貨客”。
此事在內地引起巨大爭論,并傳到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引用國家質檢總局數據稱,內地奶粉99%符合質量標準,現在的問題是群眾信心不足。
奶粉限帶令的爭議點,在于香港一直是全世界自由度最高的經濟體,采取限帶奶粉出境的措施,被很多人認為有違自由貿易原則。對此,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譚耀宗在全國“兩會”現場表示,香港限帶令是不得已而為之,是特區政府與批發商、零售商協商的結果。
自由貿易固然是一個“原則問題”,內地奶粉不獲消費者信任,使很多人感到無安全奶粉可買,其實是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內地每年出生的新生兒有1700萬之眾,由于人們對國產奶粉的安全性存疑,很多人通過優先選擇進口奶粉、境外代購等方法尋求日常供給。從香港“掃貨”是渠道之一,香港限帶奶粉,對內地嬰幼兒“吃奶”并無太大影響。
一個基本原則還是“反求諸己”,重建內地乳業的信譽,讓廣大消費者買得放心。我們的真正困境不是香港限帶奶粉,而是不能像購買其他日用品一樣,便捷地買到嬰幼兒奶粉。
有關部門宣稱國產奶粉合格率高達99%,但公眾顯然并不認同,原因是官方數據的信譽值得懷疑。官員聲稱奶粉合格率遠遠超過食品平均90%的合格率,馬上誘發公眾兩點疑慮:一是有關部門在其他場合一直聲稱食品合格率是95%以上,現在似乎是為了突出奶粉合格率,故意“壓低”食品合格率。自相矛盾的數據,自然引發疑慮。而且我國的出口食品合格率總是高于內銷食品,將國產奶粉合格率描述得越高,越叫人產生懷疑。
這種疑慮,還有更根本性的原因: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屢發,不斷從感性上強化公眾的安全焦慮。食品安全標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2010年6月開始實施的牛奶新國標在“蛋白質含量”和“菌落總數”兩項指標上較2003年版標準被視為后退,雖然專家試圖自圓其說,但受到部分專家質疑,自然也不能獲得消費者認同。
出路還是在于政府,持續加強監管、落實監管措施,是重建公眾對國產奶粉信任的不二法門。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在“兩會”駐地坦承,國產奶粉不獲消費者信任,廣大畜牧工作者、乳企和政府部門都有責任。而食品安全標準是政府強制實施的,所謂食品安全,本質就是政府確保各項安全標準強制到位,政府監管實居“第一責任者”地位。
具體而言,有關部門應當做如下幾件事:乳品安全標準應接軌國際,現在是全球市場的時代,乳品標準滯后,消費者就難免“崇洋媚外”。要將標準落實到位,必須遏止市場監管中的權錢交易,防止標準被監管腐敗架空。最后,加強對食品安全事件的問責力度,現在有些被問責官員紛紛升官,引發公眾對政府監管誠意和能力的普遍不信任。政府不應拿自己的監管誠意開玩笑,也不應重用問題官員導致政府監管能力受到質疑。
?
?
?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