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的校服是文化、教育、歷史甚至是政治的縮影。顏色樣式的變遷既緊隨時代浪潮,又順從慣性統一。
原標題: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
一百年前,校服是社會進步的象征;一百年后,校服是社會爭論的話題。
今天和以后,校服代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或許是次要的,重要的應該是校服本身的品味。
?

1916年,林徽因(右一)與表姐妹們的合影。她們身上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校服在當時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象征,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現。
1948年,北京清華大學,當時大學生穿著校服參加體育活動。
1965年,“人民小學紅色小明兵”合影,能夠看出當年校服的風格特色。
70年代,白襯衣配藍褲的校服開始流行。
90年代,統一穿著“面口袋”校服開始進入視線,成為很多80后的回憶。

2001年春,北京天安門廣場,幾位身穿印有奧運五環圖案校服的小學生舉目遠望,期盼北京奧運早日申辦成功。(2001年7月使用膠片拍攝,2008年12月14日數碼翻拍)
2007年6月26日,香港街頭的中學生。
2007年6月26日,香港街頭的中學生。
2008年5月15日,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穎林學校學生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該校學生大部分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且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家鄉在四川。
2014年3月25日上午,米歇爾在成都七中通過學校的遠程教育系統與溫江二中的學生進行遠程交流。??
?
2014年04月02日,江蘇省南京市,一所小學學校校園里身穿校服的小學生。
2014年04月08日,河南省鄭州市,身著英倫范兒校服的學生
?
?
?
相關鏈接:
新學期又買校服有無必要?三亞市第三中學遭家長質問廈門“最美校服女生”走紅 已保送復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