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 贖
“現在,村里只要有陌生人出現,村民看見了都會向我們報告。”隘口邊防派出所禮茶警務室警長韓中寬對記者說。
“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日不止。”在韓中寬看來,警民同心、全民禁毒,通過治安“網格化”管理,不但使警民更同心,還完成了對昔日“吸毒村”的一次救贖。
雖然時間久了,韓中寬根據言行舉止就能判斷出來某個人是不是吸毒,“派出所的人一到村里,吸的人跑,不吸的人不跑,百分之八十我都能認得出來。”但他也坦承,民警實地下村打探毒情并不容易。
“多數村民都姓凌,屬于本家,許多人礙于情面三緘其口,加上害怕被報復,不少人連話都不敢跟民警多說。”隘口邊防派出所教導員杜萬鞭說。
為了方便群眾,禮茶村警務室特意設立警長接待日,村民發現毒品的相關線索可以直接找民警反映。
建立“十戶聯防”機制之后,全村的人都打起了精神,哪家哪戶有吸毒的跡象,馬上就有電話打到派出所里。
凌振森表示,一旦沾染上毒品,要戒掉并不容易,容易反復,所以只有全民參與,才能對吸毒人員起到持久的幫助和監督作用。
村委會每年都跟村屯黨支部簽訂禁毒方面的責任狀,層層負責,上下聯動。凌振森說:“哪個屯出問題,就取消黨支部、黨員的評優資格。”
加強對毒品危害的宣傳,也是當地民警和村干部在這場禁毒反擊戰中的重要任務。每年的一些時段,比如臨近春節時,外出打工的人回到村里,轄區派出所就下鄉辦禁毒培訓,每次培訓至少有五六十人參加。
“吸毒的連鍋都沒有,不吸毒的有高檔電器;本來還有面包車,一吸毒現在什么都沒有了……”通過村里吸毒家庭和不吸毒家庭的對比,民警用擺在眼前的事實,告訴年輕人毒品對家人、對社會、對國家的危害。
一些村民受教育程度較低,只懂本民族語言,這給外地民警宣傳幫教帶來困擾。在此情況下,派出所民警便試著組織一些責任心強的婦女成立“壯族女子山歌隊”,將法律法規編成膾炙人口的山歌,逐村逐屯地進行宣傳。多首山歌被廣為傳唱:“毒品就是那魔鬼,吸食上癮不可收;哥哥妹妹莫近它,齊心協力把毒除。”
“有的人來找我們,要求把他們的老公、兒子帶去強戒。現在,大家有了一個共識,知道吸毒不是犯一個小錯誤那么簡單了。”凌振森說,村里人已經形成了一種觀念——“吸毒是一件很丟臉很敗家的事”,毒販想誘騙年輕人上當不那么容易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