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從患者膽管內取出的蛔蟲形結石長達11厘米。 院方供圖
溫州網訊昨天,做完結石手術近一周的鄭阿婆躺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腔鏡外科病床上休息。令人吃驚的是,她體內取出的結石物,竟是一條長達十余厘米的蛔蟲尸體。
醫生觀察發現,病人膽管中的結石較大
“你這么了解我,難道是我肚子里的蛔蟲嗎?”人們常把猜測出自己本意的人,比喻成肚子里的蛔蟲。然而蛔蟲“雖知人意”,但長在體內卻對人體有害。蛔蟲屬寄生蟲,體形與蚯蚓相似,是人體腸道內最大的寄生線蟲。蛔蟲會導致人腹部或臍周疼痛、食欲減退等癥狀。
泰順78歲老人鄭阿婆,就被這肚子里的“蛔蟲”害苦了,它竟然變成了結石,令她痛苦不堪。
11月23日晚,鄭阿婆突然肚子劇烈疼痛,經溫醫大附一院確診,疼痛是膽管內長了結石在作祟。該院主任醫師屠金夫說,通過CT觀察,病人膽管中的結石較大,且不只一顆,而是一段一段地散布在膽管中,病情較嚴重。
11月26日,醫生為鄭阿婆做了結石手術,取出多顆大小不一的結石。屠醫生將這些結石擺好后,發現它像極了一條蛔蟲,經確認,這些結石正是一具完整的蛔蟲尸體。
蛔蟲尸體被膽汁包裹而形成結石
屠醫生介紹,蛔蟲一般長在胃腸道內,而胃腸道與膽管相通,蛔蟲四處亂鉆,這條蛔蟲生前恰好鉆入膽管中,并且沒能鉆出來,死在里面。由于膽管是膽汁流通之道,蛔蟲“堵路”,造成膽汁中的膽紅素沉淀依附,日積月累,慢慢硬化變成了結石。
“蛔蟲尸體留在膽管中變成結石,這樣的病例以往也有接觸過,但不多。”屠醫生說,以往的病例往往是一部分蛔蟲尸體變成結石,像這樣,完整的一段尸體變成結石真是少之又少。而蛔蟲死在鄭阿婆體內多久了,不得而知。
鄭阿婆的女兒簡女士說,因為子女外出工作,平日里媽媽一個人生活,可能是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導致體內長了蛔蟲。“沒想到蛔蟲竟變成了結石,慶幸的是安全取出,不然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醫生告訴你
要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人對蛔蟲普遍易感,農村人群感染率高于城市。兒童高于成人,尤以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感染率為高,男女感染率相近。隨著年齡增長,多次感染后產生一定的免疫力,是成人感染率較低的重要原因。
為預防蛔蟲,要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不飲生水,不食不清潔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隨地大便等。對餐館及飲食店等,應定期進行衛生標準化檢查,禁止生水制作飲料等。搞好環境衛生,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不用生糞便施肥,使用無害化人糞做肥料,防止糞便污染環境是切斷蛔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見習記者林廣)
相關新聞
女子五年時間11次取膽結石,竟是蛔蟲作祟
46歲的韋女士患膽結石并反復發作,5年時間里取石11次。讓人吃驚的是,韋女士的主治醫師表示,韋女士的結石是由體內的蛔蟲引起的,患上膽結石會出現如右上腹痛、黃疸、發燒等癥狀。出現這些情況時,應當及時進行B超檢查,初步有效查出是否是患上膽結石。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肝膽腺體外科主任韋楊年介紹,“由于村民務農經常接觸糞肥,沾染蛔蟲卵,沒有做好手部清潔,不注意飲食衛生,容易將蛔蟲卵吞入消化道,成蟲后蛔蟲逆流入膽管產卵或死亡,就形成膽結石核心。”韋楊年告訴記者,這種大量多發的膽結石患者在廣西農村地區比較多見。
韋楊年稱,與歐美國家高脂飲食引發結石不同,我國的膽結石多是由蛔蟲感染引起的。
?
?
?
?
相關鏈接:
蛔蟲鉆進眼睛 10歲女孩玩寵物貓狗突然失明
女子腹痛體檢時口吐20厘米活蛔蟲 女護士被嚇暈
吉林農婦膽道取出18條蛔蟲 稱愛生吃黃瓜青菜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