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2月26日電2月25日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在2016國際金融業協會(IIF)第八屆年度G20會議上的演講指出,盡管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受到經濟周期的變化和經濟結構轉型的影響導致緩慢攀升,但不良貸款總體水平目前依然處在國際同業較低水平。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2744億元,不良貸款率1.67%,撥備覆蓋率181.18%,貸款撥備率3.03%。全年企業不良貸款余額共增長4318億元,比2014年多增1813億元;不良貸款率則較2014年末上升0.42個百分點至1.67%。同時,關注類貸款也由7869億增至28854億元,占比3.79%。按照機構類型來分,農商行和股份制銀行不良貸款增幅最高,農商行的不良增幅甚至超過了70%。
中國銀行業的風險難道真的會高到無法覆蓋嗎?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一是去年一季度出現1399億的增幅高點后,至四季度僅比去年同期多增124億,顯示在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大不良貸款的處置和化解力度,并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后,行業資產質量下滑的勢頭已開始遏制。二是中國銀行業有足夠的充足率。2015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199.3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67%,其中商業銀行總資產155.83萬億元,同比增長15.6%。同期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3.45%,一級資本充足率11.3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91%。與國際同業相比,中國銀行業具有相對較高的資本充足水平和相對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三是多管齊下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6監管會所提出,提升銀行業市場化、多元化、綜合化處置不良資產的能力。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和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逐步增強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功效和能力。這些正在逐漸鋪開,起到作用。
中國的銀行業難道真的會另減少對實體經濟的投入?恰恰相反,正如姜建清所說,金融機構穩步發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不斷加大。2015年,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全年信貸資金增長11.2萬億元。商業銀行調整優化資金投向,加大對涉農、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從產能過剩領域退出;改善續貸管理,對市場前景好、暫時有困難的企業不是簡單地斷貸、抽貸,對破產重組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積極推動信貸資產證券化常態化發展,有效提高了存量資金的使用效率。
中國銀行業難道真的會減少對經濟轉型以及對各行各業的支持力度嗎?以綠色金融為例,事實上,中國銀行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全系統地開展深度的綠色金融。面積之大,自覺程度之高在世界上也實屬罕見。也是在2月25日,在全球綠色金融的會上,工行、興業等中國多家銀行分享了經驗。2014年,銀行業金融機構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出發點,引導資源配置,推進“兩高一剩”行業的綠色轉型,加速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為促進經濟與環境和諧、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截至201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7.59萬億元;其中,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6.01萬億元,占其各項貸款的9.33%,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1.67億噸、水9.34億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當量4.00億噸。2016年綠色金融已經成為國家重大戰略,并且中國銀行業的綠色金融是在國際背景下開展的,為世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
相關鏈接:
銀行“狙擊”不良資產:升勢尚未見頂 探尋風險緩釋藥方
五大銀行“松口”轉賬免費 推動賬戶分類保客戶資金安全
銀聯銀行借Apple Pay突圍遇阻:蘋果手機相對有限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