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包括網約車司機、外賣送餐員、保潔阿姨在內的“網約工”已成為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然而,“網約工”在這種新的就業形態中,卻面臨著無勞動合同、無社會保險、無勞動保障等“三無”現象,影響著行業健康發展。
“網約工”到底是不是平臺的員工?現實中,不少平臺與“網約工”之間的關系較為模糊。如果是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須為勞動者承擔社保等責任和義務,其工資工時等制度,也應嚴格受勞動法律法規約束;如果是勞務關系,意味著雙方是平等的民事合作關系,與勞動關系相比,有些權利難以得到保障。正因為二者之間的關系不明確,導致“網約工”權益受損情況時有發生。
織密“網約工”權益保護網,需出臺并完善相應的保障政策,引導企業規范用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比如,可以根據具體職業的不同,實行分類認定管理。對于依靠腦力勞動和特殊技能獲得較高收入、更愿意保持自由職業身份的,可以參照民事合作關系予以認定;對于主要依靠體力勞動獲取報酬、職業風險較高、平等協商能力較弱的,要引導企業與“網約工”訂立正式勞動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已開始探索在“網約工”集中的行業引入工會制度,保障勞動者權益。比如,上海正在探索開展區域性、行業性工會“兩次覆蓋”,針對快遞物流員、網約送餐員、家政服務員等六大新型就業群體,以推行聯合工會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網約工”組織到工會中來,維護他們的權益,這些做法值得借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