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海口街頭年味越來越濃厚,各大超市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都在購買年貨、準備年夜飯,琳瑯滿目的商品、供應充足的日常蔬果,如何保障市民買得滿意吃得放心?“舌尖上安全”的背后是一群市場監管人的默默守護,對他們來說節假日往往也是最忙碌的時候。
在西廟農貿市場一攤位前,海口市市場監管局龍華分局工作人員在查看市場中的“商品明碼標價牌”。
細致把關保障貨豐價穩
1月31日上午,在位于中山街道的西廟農貿市場,年貨市場里人來人往,煙火氣十足。施東華也隨著人群在各個攤位前走走停停,作為海口市市場監管局龍華分局中山監管所所長,他此行的目的并非購買年貨,而是開展保障年貨市場的食品安全工作。
“大姐,你攤位的價格表記得及時更新啊,要明碼標價,不能高于倡議價……”在西廟農貿市場的一個蔬菜攤位前,施東華提醒著攤主。“有些價格表掛在攤位底下,市民選購時可能會不小心蹭掉筆跡,我們得提醒攤主們要保持價格表的完整和規范。”施東華說。
隨后,施東華來到售賣進口冷凍食品的攤位前,掏出手機,使用“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掃描面前的二維碼,手機里便彈出了該批次冷凍食品的詳細信息,“現在農貿市場里如有售賣進口冷鏈食品的,要做到‘四證一碼’齊全,即在攤位前要貼上每一批次的食品追溯二維碼,四證指提貨報關單、核酸檢測報告、檢驗檢疫證書、消毒檢驗處理報告單。”施東華介紹。
“市民購買前也可以直接通過‘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掃描查詢,還能看到入境口岸、啟運地區等信息,讓大家買得安心吃得放心。”施東華告訴記者,冷凍食品有溯源二維碼,同樣日常蔬菜檢測也有檢測室,記者看到市場入口處便張貼著“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結果記錄表”,“市場內的檢測室每天檢測10種蔬菜,包含生菜、大白菜、四季豆等,向市民公布抽查結果并做好臺賬,我們對此會定期進行檢查。”
耐心調解息紛爭保權益
年味漸濃,除了年貨市場、各大超市,餐飲業、景點景區也是市場監管的重要領域。中山監管所負責的轄區中,就包含了旅游打卡點——騎樓老街。
當日下午3時左右,施東華和同事一起走進騎樓老街的一家餐飲店,“節前我們加大了對餐飲單位的檢查力度,我們還會約談制作年夜飯的大型酒店和餐飲店,提醒他們做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施東華介紹,“對于景區內的工藝品、珠寶類商鋪,我們也要檢查是否有鑒定證書、做到明碼標價等。”
去年我市12315投訴舉報工作效能評價排全省第一,除了日常的檢查工作,市場監管人還有另外一個身份——調解員。“你看,這是我們所的消費者投訴舉報工作群,接到辦件工單后,我們要聯系投訴舉報者,幫其解決問題。”施東華一邊滑著手機一邊說,“幾乎每天都有好幾宗辦件,我們所一年下來大概有1300宗。”
“我們的目標是在合理的基礎上,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0月接到的一個辦件,消費者投訴商家熱水器有問題,其與商家不能順利溝通,對于我們第一次處理的結果也表示不滿意,我們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不停協調和溝通,來回大約有10余次,最終才順利解決。”施東華回憶說,類似這樣的情況有很多。
“現在市場監管的工作其實是涵蓋了之前的食品藥品監管、工商管理、質量技術監管等,雖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忙的時候每天都要走上萬步。”中山監管所工作人員符大君表示,“希望通過我們的市場監督管理工作,保障好市民游客的食品安全,讓大家感受到‘海口溫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